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章 募兵丹阳 (第1/2页)
陈留郊外。 曹cāo)坐在临时营帐前,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 之前刚回兖州时,自己陪着鲍信,一起把他两个弟弟安葬了。现在回到陈留,又把卫兹安葬了。自己是深深地愧对他们啊! 鲍韬就不多说了,卫兹才是真惨。卫兹字子许,陈留襄邑人,孝廉。曾因多次拒绝三公征辟而闻名于世。当初自己为了讨董在陈留起兵,那卫兹感念自己大义,主动出钱、出人帮助自己,贡献出自己的家仆,帮自己采购军械钱粮。可以说自己出征讨董的士兵有一半以上是卫兹置办出来的。他不仅仅是出资,还亲自参与了讨董,在自己决定追击董卓时,卫兹也跟在队伍里。 结果命都没了。 自己当初还幻想着,等灭了董贼,光复了朝廷,一定要保举卫兹当个大官,再封个侯,使他能不枉帮自己这么多。 唉! 现在想什么都没用了,人死不能复生,就算风光大葬,又有什么用呢? 然而即使是想给人家风光大葬也不行了,自己无余财,葬礼的钱还是卫家自己出的。本来自己父亲曹嵩有不少钱,可他自从听说自己要起兵讨董,觉得陈留这不安全,于是早早地去避难徐州了。 现在自己还有什么呢? 残兵千人。 连粮草都只能厚着脸皮吃人家张邈的。 自己可算是一事无成啊!明明自己平时还自诩有大志向,还被被诸多名士称赞过,如桥玄“今天下将乱,安生民者,其在君乎”何顒“安天下者必此人也”王儁“济天下者,舍聊复谁”。自己还觉得有些飘飘然。 可看现在自己这德行…… “明公此刻很悠闲呐!”有人打断了曹cāo)的自艾自怜,语气带着些许轻佻。 曹cāo)转头一看,原来是任峻。任峻字伯达,河南郡中牟县人。董卓作乱时,任峻劝说中牟令杨原治理河南,抵抗bàoluàn。后逢曹cāo)起兵,任峻征集宗族家客数百人归附曹cāo)。因其对管理后勤颇有心得,故任峻通常在后方负责补给军队。 任峻这人头脑清晰,看待事物清楚明白,经常提出很多有用的见解。曹cāo)把他当成自己的智囊,每遇事都必先请教他,说他是曹cāo)起兵后第一个谋士也不为过。而且曹cāo)因为信任他,还许诺将自己的堂妹嫁给他。 在追击董卓时,他因为在雒阳安排补给,而免遭一劫。 曹cāo)看他调侃自己,不由苦笑道:“伯达你就莫要笑话我了,我都惨成这样了。” 任峻却做出一副惊讶地表问道:“明公正值壮年,肢体健全。且义名远播四海,麾下将领忠勇,何谓之惨?” 曹cāo)知道他在安慰自己,遂道:“伯达好意吾心领了,然则现如今我兵不过千,地无尺寸。仰人鼻息,空有义名而无所作为啊!” 任峻哈哈一笑,道:“这有什么!兵没了再招就是,地想得也不算太难。明公大义著于天下,何愁这些?” 曹cāo)是聪明人,当即问道:“伯达可有策教我?” 任峻便正色道:“明公,现下已步入乱世,自刘岱袭杀桥瑁后,诸侯间便已撕破脸皮,开始互相攻伐。明公虽然不想学他们那样抢夺地盘,但也要为自安全着想。首先必须要有一支足够保护自己的兵马。否则即使刘岱不对您下手,难保不会有其他人借消灭明公而成名!” 曹cāo)疑惑道:“我现在并不过千,又寄居张邈之下,何人会针对我?” “明公太小看自己的名望了!当初明公起兵讨董之时,同样无兵无地,却又为何能够集结起近万士兵参与联盟?那卫子许与明公无亲无故,为何要出钱出人帮明公?就连我任峻,为何十八路诸侯在侧,却偏偏投靠明公?” 曹cāo)听他说到这个,不由想起一事,问他:“我知道伯达乃是看到十八路诸侯大多逡巡不前,而我主动追击董卓才投靠的。不过那赵二积极收容雒阳难民,亦是善举,且赵双飞坐拥青州,实力强大,伯达何不投他?” 任峻笑曰:“那赵青州所为,别人不清楚,我可是看得真切,他收容雒阳居民是善举没错。但他的目的却是为了给他青州增加人口!完全是私心之举!若是他不把雒阳居民掳走,而是安置原地,峻倒是可以考虑投他!” “明公既有如此名望,那么能起兵一次,就能起兵第二次,而现如今明公又正处于落魄之时,此时出手除掉明公,正是好机会!” 话音刚落,夏侯兄弟忽然赶过来,向曹cāo)汇报道:“刚才有一股军队,诈称是匪寇,前来试探我军虚实,已被击退!” 曹cāo)不由皱眉,这不是第一次了,便问任峻:“伯达可能猜出是谁所指使?” 任峻摇了摇头,苦笑道:“明公太高看我了。据峻看来,十几路诸侯,各个皆有嫌疑,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