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天子_第八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节 (第1/2页)

    随着天子的最后拍板,本来已经有向危险方向发展的朝议结束了,窦太后适时的站出来道“好拉,今儿个是新年的第一天,这些国家大事,以后再议吧,哀家现在就只想听听礼乐!”

    天子连忙朝身边的窦太后告罪一声,便道“母后所言甚是!”

    便令大行令立刻将准备好的歌舞演起来,首先开始的,自然是大汉国在当今天子即位之初,为纪念太宗文帝所编练的‘昭德舞’。

    尽管刘荣向来就不擅长欣赏歌舞等艺术,在现代看芭蕾舞和大型歌剧,他都会看着看着就睡觉,但这公元前的歌舞,还是有其独特的一面。

    这种长袖飞舞的舞蹈,令他至少没有昏昏欲睡,不过好在,他还可以干点别的事情,比如说逗逗自己的两个胞弟。

    刘阏还不是很懂事,他一点也不畏惧严肃的朝堂,时而跑到窦太后身边,撒撒娇,甚至有时候还敢爬到天子的龙塌上去,亲亲天子的脸颊,他似乎非常热衷于此,而天子和窦太后,亦乐得有这样一个开心果,调剂气氛。

    不过,这样的情况维持不了多久,歌舞结束后,又一个大汉国的传统节目即将开始。

    这个节目,是继承自战国时期的传统:辩论。

    中原大地上长达数百年的战国时期,虽然带来了连年的战乱,但亦带来了思想文化的大解放,百家诸子,各立其书,游说于诸侯之间,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思想的激烈碰撞。

    而这些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由于其观点的迥然有异,意识形态的截然不同,一旦碰面,自然是火花四溅,丝毫也没有退让的可能。

    而当历史发展到今天,当年风光一时的纵横家和法家的弟子,已经渐渐退出了新年辩论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在他们风光时落魄的黄老派和儒家。

    黄老派自不用说,它是大汉国到目前为止,为历代天子所推崇的治国之学,而儒家,亦因为其忠君爱国,兼济天下,尊王攘夷等思想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而且,儒家还有着其他诸子所没有精神领袖,从周公旦到屈原大夫,儒家的形象光明而正义,在道德上和潜意识上占据了制高点,唯一可以在这方面与儒家一较长短的法家,却因为在暴秦时期犯下的严重错误,为人们所抛弃,商鞅,韩非子的形象,不再像过去那么伟大了。

    因而,儒家逐渐取代了法家的地位,成为了辩论的主角之一。

    在歌舞散后,天子首先下旨道:“朕闻天下有百家诸子之说,各有其独特之处,为明经义,正先圣之言,朕今令,诸博士,生员,各演其说,以正其文!”

    诸大臣自然连忙道“陛下圣明,理当如此!”

    而作为黄老派的坚定者和虔诚的信徒的窦太后自然首先出来为自己的信仰正名:“皇帝所言,哀家以为甚是,不过哀家始终以为,这世上的学问啊,还是黄老学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说的多好啊,这天下,就应该如此治理。”

    天子自然不敢在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顶太后的牛角尖,连忙道:“母后所言,甚合朕心,然,明经义,才可知圣人之义,是故,朕以为,道理和学问,还是辩一辩的好!”

    窦太后笑道“皇帝之言,哀家自然赞同!”

    她扭过头去,对身边人道“给哀家将黄老先生请上殿来!”言语之中已是带着十二万分的自信。

    这当然是自然的了,这个黄老先生,来头可不小,他乃是目前大汉国治黄老之书诸子中,威望最高,学问最好的一位,时常与窦太后讲解老子《道德经》等文,乃东宫贵宾。

    天子则道:“朕闻有博士辕固生,治《论语》,才德兼备,堪称国士,便令他上殿与诸子一辩,诸卿以为如何?”

    大臣们自然是齐声赞许,高乎天子圣明。

    没过多久,两位主角便先后上殿了,两位都是老先生了,他们的身后都跟着好几个下人捧着一大堆竹简,像宝贝一样伺候着。

    这是自然的,因为,这些竹简即使是这个在这个时代亦属于极为珍贵的文献,甚至是孤本,它们都是这两位老先生,穷尽了毕生精力,从战火的硝烟和废墟中抢救出来的珍贵文献,是战国时期无数思想家的毕生心血所在。

    刘荣见了,难免好奇,便走上前去,给两位老先生行了个弟子礼,道“二位先生,不知道,这些竹简,能否让寡人一观!”

    当然,他这样做,也并非全是好奇,主要的原因,还是表现自己一把,在大臣们心里树立起一个好的形象,当年,汉太宗文帝刘恒,便是此道的高手,没事就对他的臣子们说‘朕德薄。。。’结果硬生生的感动了一大批人,周勃,陈平纷纷倒在他的装B战术之下,由此可见,政治家,必须装B啊,装B才是王道。

    而立志以文帝为榜样的刘荣,正在从生疏中走向成熟。

    两位老先生,都是做学问的学者,一辈子都沉浸在先人浩瀚无边的思想智慧中,那里有这么多政治心机,见了刘荣这个做太子,一脸真诚,而且语气尊重无比,像极了一位认真的学生。

    人家太子殿下都把身段放的这么低了,他们怎么会不肯?

    于是两位老先生,立刻抛弃了思想上的对立,极为热情的向刘荣介绍起自己的这些宝贝来。

    “殿下,这是夫子著的《春秋》。”老先生辕固生,今年已经七十有几了,作为现存的为数不多的经历了秦末战乱的老人,他的身体已经非常衰弱了,甚至需要旁人的搀扶才能正常行走,他***着那些比他生命还要重要的竹简道“当年夫子著《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可惜啊,《春秋》的原本已经被秦始皇焚毁了,现在的这几卷,是公羊氏保存下来的残本,和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