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国卷 第一百五十一节 东瓯(一)(求月票支持) (第1/2页)
方,会稽郡治所吴城。 大汉天子使节张欧终于在磨磨蹭蹭了一个多月后,赶到了这里。 张欧的运气实在欠佳,他在过长江时,忽然染上了疾病,在九江躺了十几天,才熬了过来,最终,他直到今天才到达会稽。 会稽是一个靠在海边的郡县,这里驻扎着大汉国最擅长于水战的军队,特别是平定了吴楚之乱后,大汉天子有感于南方藩属反复无常,便下令从九江等郡抽调数千精锐郡兵,加强大汉在会稽的军事力量,以震慑周边藩属,使其明白什么是臣子之道。 会稽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它东临东海,西靠太湖,委实是楼船训练的好地方,它的正面直接面对东瓯与闽越两个大汉藩属,楼船从这里出发,沿闽江而下,足可长驱直入,威胁闽越与东瓯任意那个藩属的腹地。 “张大人,久仰久仰!”会稽郡郡守领着他属下的官员,把张欧接进城中。 会稽郡郡守杨廷是一个微微有些发胖的家伙,他的子比较矮小,他的一双眼睛,大小并不一致,左边的是双眼皮,右边的却是单眼皮,眯起来的时候,很是搞笑。 但是,杨廷的能力不错,在丞相府历年的考核中,已经连续三年被评为了。 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他将可以顺利的升入中央,成为大夫之职。 进了郡守官邸之后,张欧也不跟杨廷罗嗦,径直道:“杨大人,本官受天子节,来此处传达圣天子命令,你等须尽力辅佐。不可有懈怠之处!” “诺!”杨廷自是急忙对张欧一拜,无论品级还是张欧现在代表的份,都足以令杨廷这个比两千石的南方郡守受张欧节制了。 “敢问大人,您到我会稽来,可是为的乃那越人之事?”杨廷问道,对于天子的旨意,他还是不清楚的。 “然!”张欧点点头道:“圣天子令吾往那东瓯之国。传达旨意,着那东瓯王即刻放归我大汉之民,如若不然,本官可调集贵郡大军,一举dàng)平东瓯小国!” “天子圣明!”杨廷脸上乐开了花,对着长安就是一拜。 他窝在这南方地边郡,已有七八年了,股蛋子都坐的发霉了。 老实说,南方实在很无聊,没有战争。亦没有北方的繁华,整个南方人口,经济与城市跟北方根本不在一个水平上。 而会稽郡的支柱产业,早就不是农业了,会稽人已经掌握了晒取海盐的办法,全郡上下,都在忙着晒盐,运盐,贩盐。至于庄稼,已经很少去打点了。反正一石盐,足够换到几十石甚至上百石的粮食了。 更何况,会稽人还多有善水者。茫茫太湖,足够他们捕捞到大量鲜鱼进行食用。 可以说,在这种天天看着百姓打鱼,晒盐的工作,已经让杨廷与他手下地官员士兵感到厌烦了。 大汉国讲究大丈夫立功建业于沙场,报效君王于行伍之中。带着浓重的重武轻文风气。 而战争到目前为止。尚未带来太大的痛苦。反是给无数平民带来了晋贵族的希望。于是在这个环境之下,民间的好战基因其实还是很浓厚的。 特别是南方诸郡。许多人甚至天天做着越人忽然起兵的梦。 对于击败越人,大汉国有着太多的信心,越人的体条件,远不如大汉,更何况在越人的土地上,还生活着大量对上国充满了憧憬地人和部落。 因此,当听到张欧可能会动用会稽驻军时,杨廷十分高兴,这一仗下来,怕是得割下几千首级,到时候他杨某人凭借这一战的调度之功与开土之功,封侯不是梦! 不过杨廷实在有些担心,以东瓯人的胆子,有没有抗拒大汉天子诏书的能耐? 杨廷觉得,以他所认识的东瓯人,他们绝对没有这个胆量,想到这里,他又忽然沮丧起来,人世间最悲伤的莫过于,明明有个东西摆在你眼前,你却无法抓到。 。。。 张欧在会稽郡停留了一后,便坐上会稽郡郡守杨廷为他准备的楼船,在数百名会稽士兵的保护下朝着东瓯而去。 不一,他便到了东瓯境内,在对最近的东瓯官员,表明了自己的份后。 张欧受到了前所未有地礼遇,一路之上,在黑龙旗的簇拥下,大汉使者队伍,受到了整个东瓯国上下发自内心的欢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