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国卷 第一百五八十节 三省六部制(二)(求月票支持) (第1/2页)
刘荣低头看了看名册,已知那年轻人姓许名里字道途,乃是洛阳一商人之后,自幼酷墨家的奇技,练就一好技术,本为少府将作曹爵之职,掌管监督武器制造之职。 天子将他调拨过来,是因为墨家弟子出的官员,实在太少了,不得不在少府抽调一些凑数。 当下便对他道:“许卿先坐下!” 那许里对刘荣又拜了一拜,这才坐入席中。 刘荣看了看众臣,继续按照自己早就计划好的步骤,道:“既如此,寡人便当照诸公之才,各设其职,以应天地纲常之道!” 当下,刘荣迅速的快刀斩乱麻,将自己早就拟好的一个方案舀了出来。 这方案与后世的三省六部制度颇有神似,但却已综合了目前的社会现实与实际况,将天子调拨过来的百余幕僚,按照职责划分为三部:掌管文政的舍人省,掌管武事的洗马省以及审核监督这两部财政开支的门下省。 舍人省以太子舍人仆公孙弘为主,下分六司。儒,法,道,墨,农,纵横这六派分别以其学识的不同,以区分其职责。 儒家掌起草政令,文书之职。以主父偃为主官。 法家掌一切律法与太zigong的一切奖励惩罚制度的制定。公孙弘以仆之职,兼任此司主官。 道家掌审核儒家所起草的命令以及法家所制定的规章制度,专门监督儒法。以那梁人郑当时为主官,也算是买个面子给张羽,同时看看这郑当时的能力。 墨家专门研究和开发武器,农具。以及格物学。以那洛阳人许里为主官,跟郑当时一样,他必须舀出成绩来,否则他这个主官,也是干不了多长时间的,同时,刘荣还把那些要来地工匠全部划归到他名下。由他负责调教。 农家专门负责培育新型作物,研究新式耕作技术。农家比起墨家更加凋零,天子仅仅划拨了三个人过来,但刘荣出于重视农家的缘故,亦也将他分为一司,以那河东种田名人秦杨之子秦宣为主官。 纵横家负责对外联络。纵横家的人才也很少,天子只划拨了四人与刘荣,刘荣也是没办法,便把那东方朔硬扯进来,以他为主官。他不是嘴巴子好吗?这下刘荣如他的意,又给了黄生面子,令他专门负责用嘴巴子去与外人联络,将来更要担负起游说西域诸国,为大汉国争取最大利益的任务。 在这其中,有严格的规定,没有刘荣或者更上一层的命令,其他各司成员,不得干涉与自己职责不同地事。 而洗马省,则由太子洗马仆公孙忌为主官。规模相对小一些,只有三个司,但是人数却远远超过舍人省。因一直以来,武将在刘荣边就非常多。 太zigong校尉李贲当仁不让的成为了兵马司主官,负责太zigong卫队与羽林卫的常训练。 公孙忌以仆职,兼任间司主官,干他的老本行,监视敌人与自己人。将来将扩张成为报部门。专门负责报工作。 窦婴的侄子窦得战。则成为幕僚司主官,以后太zigong所有武装力量的调动权利。全在这幕僚司中,按照刘荣的设想,在将来它将成为一个类似于德国的参谋本部的机构,当然,或许它更像后世的监军,它不仅仅将成为军队地智囊所在,更将为刘荣牢牢控制军权,使军队完全服从他的意志的希望所在。 总之,它或许是一个四不像,既像监军,又类似于参谋军官,跟刘荣在现代军队中的政委有一点点像,却又不像。 对于文武两省,刘荣决定把他们分开,文不得干武事,武不得涉文职,防止他们相互扯皮,又防止出现武将权大难治。 而为了更进一步监督文武,也更为了防止出现像明末那种文视武如奴婢,武视文如仇寇的事发生,刘荣特别新设门下省。 以汲黯为主官,门下省的职责极重,手握审核其余两省开支的财政大权。更有可协调其余两省矛盾,监督其余两省的权利。 目前来说,门下省很小,就那么几个人,但是将来,它将成为刘荣的内朝支柱,成为刘荣的手,控制文武百官,掌握天下财政大权。或许将来,它还将会把尚书等官职合并进去,拥有起草 权利。 将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