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发现 (第2/2页)
一次在山中遇到一个老道士,交谈后老道士称自己是修道士,已经活了三百多年,数年后行将飞升,老道士希望收谢桑为徒以传承道统。谢桑随道士在山中修行了五年,老道士金丹大成,丹破元婴现,元婴飞出头顶,大如真人,直接飞升。而老道士的rou身则化为飞灰,飘散于天地之间。亲眼目睹了老师飞升,确定了成仙得道得真实性,谢桑就全心投入到了修行中。 修道士随着境界日深,寿命最长可以达到五百岁。修道士的传承都是由老师教会吸引天地元气淬炼结丹的方法,而后需要长年得积累元气直至结成金丹,此后温养金丹数年,丹破婴成既可飞升。而一个修道士积累元气的速度总是恒定的,只要有中人以上的资质,勤加修行,大都能在五百岁的大限以前飞升。资质极高的修士凝练元气得速度也不会快过普通资质修士五成,所以对修道士来说,追求道的执着才是最重要的,持之以恒胜过一切。 谢桑修行百年以后,感到天地元气愈来愈稀薄,吸收元气的速度比刚开始修行时减少了有三分之二,就离开了终南山,出来行走于天下。 无论南北,高山水底,踏遍华夏,没有例外,整个空间里天地元气在急速减少。行走在世间,谢桑也遇见过别的修道士,对于巨大的变化,大家都是惶惶不安,不知所措。 又是百年过去了,谢桑回到了终南山,心灰意冷。不说以此时的元气稀薄不足以在五百年里结成金丹,光只是他的rou身就在快速地衰败,五十年里将进入寂灭,已经活不过三百岁了。修道士的末日来临了。 留言的最后记载了引天地元气入体的方法。很短,不过几百字而已。 杨易一向保持平淡的心境也忍不住紧张起来。这个世界上难道真的存在过修道士能活五百岁,还可以飞升?小说里的修真也是存在的?。 杨易之所以倾向于这份留言是真实的,是因为发现留言的地点在终南山的深山里,古代也只有那些修道士会如此深入不毛。在大石头上刻如此深的五千个字对普通人来说是个大工程,更何况古代的铁器硬度普遍不高,即使是石匠在这种花岗石上刻字也不容易。很难想象古代会有人费了这么大工夫在荒无人烟的山里搞一个恶作剧,而且很可能永远也没有人会看到这些留言。 现代人的好处是信息发达。即使以杨易这样老百姓的孩子也可以从小满足自己看书的爱好。到了后来又有了互联网这种东西,更是大大方便了杨易这种人。阅读量大,涉及广泛使杨易越来越不象是个二十岁的青年。人类的历史在不断重复,科学技术的进步无法改变世上无新事的现实。更多的了解了宇宙的广阔,越发明白人类的渺小。通过考古看地球历史,对人类的前景也不抱什么希望。杨易正式成了一个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没有动力,没有野心的四没有新人。由于认为一切都是无所谓,杨易一直以来得以心平气和,不惊不咋,身在社会中心却在局外。 然而这一次杨易动容了,他即使是买彩票中了特等奖也不会变一下心跳的心加速跳动起来。在现有的对世界的认知中他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正如人类看待蚂蚁是渺小的,杨易看待人类也是渺小的。纵使他也是这渺小种族的一个成员。认知到自己的渺小,而永远没有办法改变是痛苦的,就好象一个人的灵魂漂移到了蚂蚁身上,无论所处在的蚂蚁是工蚁,兵蚁,还是雄蚁对他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他也不会因为在蚁群里地位的提高而沾沾自喜,他的一切目的都将会是为了再度成为人而存在。这就是境界高度的差别。而杨易的痛苦还要甚于那个寄身在蚂蚁身上的灵魂。同样是对所在物种的低级而不满,那个灵魂却有目标,他可以确定至少有‘人’这一物种高于他所存在的蚂蚁物种。而在杨易的所知中却没有类似物种的存在,就连努力的方向也找不到。 现在突然有了一种选择,一个新的可能。只要石刻所言是真的,古代确实有人飞升,那无论如何困难,概率如何小,杨易都为他无趣的人生找到了一个目标,一个可以去努力的方向,对杨易来说,这种目标存在的本身,就已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