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70.参谋部的方略 (第2/2页)
提的都不错,尤其是前两点是冷家军现在必须做的,大家就此又展开了新一轮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冷禅和冷无霜对胡惟庸都是另眼相看了。 前者看到的是这胡惟庸不愧是面面俱到、事事周全的实干家,后者看到的是这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就是有过人之处,他们的共同点就是胡惟庸这家伙不简单。 众人讨论的结果,由参谋部总结归纳然后拟定最终的方略,一共有以下几点: 一.北上大转移前应该派出大量的哨探,打探敌人消息和实地考察地形,绘制出详细的行军地图,为冷家军能够准确的把握敌人动态和准确无误的快速行军做充分的准备。 二.绿林军作为先锋开路军进山消灭和铲除各种对冷家军不利的小势力,并且做好接应冷家军的准备,还要做好粮食储备等待救急之用。 三.冷家军的物资储备要充分,粮草要足够,军备武械要加紧生产制作,马匹要尽量的配备。 四.安抚民心,做好安置和安顿百姓的思想工作,防止出现混乱,把拿不走的重要物资藏匿好,储备起来以便将来再用。 五.军队做好驻守,防止敌对势力的进攻;民间预备役民兵也要做好敌对势力的渗透和收买,不能走漏冷家军内部的任何消息。 这五点基本上已经归纳了大概的战略方针,剩下的就是各部门和成员的具体实施细则了,任务摊派后,大家各行其是去了。 会后,冷无霜将胡惟庸召到了军帐中,赞赏道:“胡参赞,短短时日居然对我军的战力和特长了解的如此深刻,真是煞费苦心了,要比那些参谋部的低级参赞强多了。” “不敢,不敢,冷大将军过誉了!”胡惟庸谦虚道:“其他同僚还是很有本事的,只是一时没有抢先说出口而已。” “哈哈哈,胡参赞还真是低调呀。”冷无霜笑着说道:“好了,好了,本大将军这次叫你来,是想让胡参赞作为随军参军和本大将军一起探查北上转移路线的,我们明日就出发!” “是!胡惟庸谨遵大将军令!” 这冷家军的随军参军一共分为三级:第一等,普通参军,记录功勋、清点缴获战利品和战俘,还有平时士兵的训练情况以及表现等。 第二等,称小参军,处理军报和文案,还接收普通参军递交上来的信息和记录档案,分别进行核查和检验是否真实。 第三等,称大参军,除管理普通参军和小参军外,还肩负着替将军们出谋划策和提醒的作用。 冷无霜和冷傲等人彻夜未眠的研究出来行军路线,第一站是华山,冷家军要想从商州城出发,就必须的经过华山,因为在华山的左侧是李思齐的老巢奉元路,那里盘踞着三万精锐,凭冷家军的两万虎贲要想攻城占领的话,那是行不通的。 右侧是天下第一雄关,潼关,驻守着一万李思齐的士兵,这关隘,如果不是里应外合,内部出了jianian细反水的话,基本上在这冷兵器大规模的使用的时代下,是攻不破的。 纵然有火炮的打击,也是需要人力攻关的,守关的士兵只要避开火炮的攻击,上城墙防守,攻关的人就攻占不上来,这就是天下第一雄关的厉害之处。 冷家军就是要从这严防死守的两侧中间而过,出华山,途径陕甘交界的定边,到达甘肃行省的贺兰山,然后进入岭北行省的大草原,绕过中书省,直插辽阳行省腹地,最后在这里寻找一个合适的根据地建立冷家军的基业。 这一路上经过的路线,基本上是荒无人迹的大山和草地,茂密的树林以及少许的雪山,冷家军不仅仅是在与人斗,甚至是在与天斗、与地斗,可谓是艰难险阻,千难万难呀。 更不要说在北上大转移的过程中遇到了所有敌人的阻击,真是损失惨重,步步惊心,一不留神,就有可能全军覆灭,再后来参加过这次大迁徙的军民回忆起来都面带悲伤之情,心有戚戚然,感慨不已。这是后话,就不在这里闲言碎语了。 次日,冷无霜和冷傲,来到了绿林军的校场上,看着冷家军目前为止战力第二强的绿林军,还是很欣慰的,可以说这支军队,是冷无霜等六人集体cao练出来的一支土匪军。 是一支尚未泯灭良心和有积极向上思想的军队,目前的两千人还是可堪一用的,他们就是这次冷家军北上大转移的探路先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