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八章 事出有因 (第2/2页)
君,你有什么资格这样大胆!就不怕被外人听了去治罪吗?” 盛临圣怒,脸冒青筋,目露凶色,那感觉好像是看着杀父仇人一样,可是花不语也沒做错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看着自己。 花不语觉着委屈,自己在为他鸣不平,他居然帮着晏滋对付自己,还是这样凶很可怕的眼神,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花不语大怒,一把推开盛临圣往自己房里走去。 盛临圣一脸无奈,呆坐在椅子上不想走动,花不语一定不知道盛临圣这么做也是为她好。这姑娘嘴巴太不饶人了容易出事,何况一点规矩都沒有,也亏得是在自己府邸,这要是出去很容易遭了小人,偏偏她还不知好。算了算了,如此也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总比出去惹祸的好。 盛临圣不去想,反而在想晏滋会如何处置自己,还有晏薛两家接下來还要干什么?其实这样罚他也挺好,起码不用再卷入晏薛两家的是非当中,皇叔一看自己沒了调兵遣将的能力就不会再逼迫自己做什么,倒是晏滋,晏滋会如何应对这两家人的吵闹,她会如何处理,还有她会不会还像以前那样对自己。 这些盛临圣都不知道,他只是隐隐的猜测晏滋对自己还有些兄妹情分的,否则也不会只是叫自己面壁思过这么简单。但又知道两人之间可能再也回不到从前了,因为存了好多隔阂,至少瀚儿一事就足够烦恼的,但愿夏维能尽快找到杀瀚儿的凶手。 “可恶,究竟是谁杀害了瀚儿,那人为何要这样陷害朕!”同样在想此事的还有晏滋,她当然很想把凶手找到,这样才能化解与盛临圣之间的隔阂。 这件事说到底自己都不在参与其中,根本不知道前因后果,但小孩子是不会骗人的,想來有人冒充她刺杀那孩子的。现在瀚儿已经移到别处静养了,就连晏滋也不知道在哪里,恐怕只有盛临圣一人知道,他不说她也不去问。 “陛下” 想的入神,都沒察觉到身边有人过來,直到有人轻轻唤了自己才反应过來身边來人了,转头一看是师焰裳,晏滋忽然上去搀扶。 “快请起吧。”这个时候见到师焰裳就好像茫茫大海见到一叶扁舟一样,怎不叫人激动。晏滋连忙跟师焰裳讲述了这些天发生的一切,这些话憋在心里太久了太想找个人倾诉了。 师焰裳就这样静静的听着,听完之后微微一笑,也不太清楚该如何解决,毕竟她沒有亲身经历,何况此次來她也是另有事情相求,所以对于晏滋的诉苦她只是听了个大概。 “陛下,所有的误会矛盾都是因为不解释或解释不清引起的,只要将话说开,让盛将军明白就好了。我相信你们二人的关系是不会轻而易举的被外界的流言蜚语打破的。将军是个懂分寸的人他不会这样不相信您的,否则这个时候他早该大吵大闹才对。您看您让他面壁思过也沒有任何的抱怨。” 这么一说好像有点道理,罢了罢了,这件事哪里是一时半会能解决清楚的。杀害瀚儿并且完好的把罪名嫁祸给自己的只有芳儿。只有芳儿才有机会得到自己的手绢,而上面的血很可能是芳儿的。当日是她刺伤了芳儿然后丢给手绢给她。只有她才可能杀害瀚儿之后将手绢扔在那里嫁祸给自己。 偏偏芳儿自那次差点被自己擒获之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好像天涯海角就沒这个人一样,只有找到她才能理清一切,偏偏关键人物无影无踪。 哎,晏滋觉得烦恼不已,却又不知道如何解决,只能拧眉独自忧愁。 “陛下,臣听闻将军面壁思过全因军营中有晏薛两家人在内,所以陛下迁怒于他?可陛下有沒有想过,将军他披荆斩棘立下不少汗马功劳,陛下如此做是否有失偏颇难免遭人话柄?何况晏薛两家也是大有人才的。这些年轻人其实很想为国尽忠,他们在军营这些年头沒做过坏事。一直安分守己,陛下又是求贤若渴正值国家用人之际,陛下不该给他们一次机会吗?” 师焰裳先是说了一通盛临圣的好话然后又是说了一通关于那些年轻人的好话,听得晏滋还以为她是來为盛临圣求情的,直到听到后面一大半之后才明白过來。她是为那些人求情的,只是不明白师焰裳是怎么知道的。自己可沒跟外界说盛临圣因为让晏薛两家的年轻人入伍才罚他面壁思过的,她是怎么知道的?恐怕除了昨日來报的薛家人会猜到一二之外就沒人会知道自己忽然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她既然知道,很显然她是受了薛家人的指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