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侠战鉴_外篇 黄巢起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外篇 黄巢起义 (第1/2页)

    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进士不第,曾组织盐帮,与朝廷缉查私盐进行过多次武装冲突。乾符二年(875年),王仙芝、尚让等在长垣起兵。黄巢在冤句与子侄黄揆和黄恩邺等八人起兵,响应王仙芝。

    黄巢军最初东攻沂州不克;转攻山东、河南等地,攻占阳翟、郏城等八县;进逼汝州。乾符三年九月,攻克汝州,杀唐将董汉勋,俘汝州刺史王镣,直指东都洛阳。王镣是宰相王铎堂弟,王镣为王仙芝写信给蕲州刺史裴偓,表示愿意接受“招安”。是年年底裴偓诱降王仙芝,愿授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之职,黄巢坚决反对,大骂仙芝“始吾与汝共立大誓,横行天下。今汝独取官而去,使此五千余众何所归乎?”随后以杖击伤仙芝头部,头破血流,其众喧哗不已。招安不成,蕲州刺史裴偓逃奔鄂州,不久两军分裂,三千余人从仙芝,仙芝乃大掠蕲州,黄巢引兵二千北上。乾符四年(877年)二月,黄巢率军攻陷郓州,杀节度使薛崇。

    三月,又破沂州。仙芝一度攻破鄂州,王、黄又再度合兵攻宋州,不久又分兵,仙芝转攻郢州,唐朝招讨副都监杨复光再次诱降,仙芝遣尚君长、楚彦威等人洽降,中途为唐招讨使宋威所劫持,宋威贪功,妄报战胜,尚君长等人移送长安被杀,仙芝大怒,降敌之事再次未遂。朝廷以宋威“杀尚君长非是”,镇压“无功”,解除其兵权,擢升曾元裕为招讨使,又调西川节度使高骈任荆南节度使。乾符五年初,张仙芝军攻破荆南罗城,由于沙陀兵援军到达,焚掠江陵而去,转至申州。

    乾符五年(877年)二月,王仙芝在黄梅兵败被曾元裕部斩杀,余部奔亳州投靠黄巢,推黄巢为黄王,自称“冲天大将军”,转战黄淮流域,又进军长江下游一带。

    乾符五年(878年)三月,黄巢军进攻汴、宋二州,为东南面行营招讨使张自勉所阻,转攻卫南、叶、阳翟等地,朝廷征调义成兵三千人守卫东都附近的伊阙、武牢等地,河南一时势壮。黄巢率军渡江南下,与旧部王重隐相呼应,攻下饶、信等州。同年十二月,进入福州,转入广东。乾符六年(879年)九月,攻克广州,俘唐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又分兵西取桂州,控制岭南,自称“义军都统”,并发布檄文,斥责朝廷“宦竖柄朝,垢蠹纪纲,指诸臣与中人赂遗交构状,铨贡失才”。广州是唐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和重要的财赋供应地之一,黄巢军在广州大肆滥杀无辜,阿拉伯、波斯等*商人被杀者有二十余万。

    由于岭表气候湿热,黄巢军多患瘴疫死者,诸将“劝请北归,以图大利”,农民军士气低落,黄巢乃决意北还。是年自桂州编木筏,沿湘江而下,进逼江陵,北向襄阳。唐廷得知黄巢将北上,遣宰相王铎为南面行营招讨都统,屯兵江陵,又任命李系为行营副都统兼湖南观察使,统兵十万屯驻潭州,“以塞岭北之路,拒黄巢”。此时农民军连下永州和衡州,抵潭州城下,李系惊恐,紧闭城门。黄巢挥兵力战,一日而下潭州,*十万人血染湘江。尚让乘胜追击,以五十万大军进逼江陵,王铎奔襄阳,黄巢兵不血刃占据江陵,北趋襄阳。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和淄州刺史曹全晸合兵,大破之于荆门,俘斩十分之七八,黄巢与尚让收余众渡江东走,这时刘巨容以“朝廷无信”停止攻势,曹全晸正要渡长江时,朝廷命泰宁都将段彦谟代曹全晸为招讨使,全晸攻势亦止,段彦谟杀宋浩及其二子。诏任命段彦谟为朗州刺史。黄巢转掠江西,饶、信、池、宣等十五州。

    广明元年(880年)三月,高骈派骁将张璘渡江南下,狙击黄巢,黄巢退守饶州。张璘乘胜进军,五月,黄巢又退守信州。春夏之际,岭南大疫,黄巢军兵力损失惨重,“死者十三四”,张璘穷追不舍,黄巢佯降,又贿张璘大量黄金,恳求他手下留情,高骈上奏朝廷,声称黄巢军“不日当平,不烦诸道兵,请悉遣归”。宰相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