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三章 八百健儿  (第2/2页)
上那几位不也是我大哥吗。”    这句话算是道出了萧玄衣的两难境地,一面是鲁奇、莫聪、盖寓,一面是孟知微。    “弯刀已经订了,再买一张好弓,对付高并,我一个人就行了。”李克用自信满满。    “你不怕高并的妖术啊?”    “当时我要是有箭,高并妖术肯本就发不出来。”    “你要真有把握,我这就回夷门了。”    当然萧玄衣也不能说走就走,还得跟李克用把弓箭买了。言谈之间,三人已来到了洛阳西市。    洛阳城的大致规划是这样的,利用纵横十几条路,将城内分成上百个网格,一个网格一般为一坊。个别网格定为“市”。    洛阳城内有三个市,其中北市和西市相当于一个坊那么大,南市有三个坊那么大。    北市因为靠近皇城,所以最为繁华;南市最大,繁华仅次于北市。最不起眼的就是西市。    西市里都是一些冷门生意,比如买棺材的,买寿衣的,买瓦刀泥墁的……    见西市冷冷清清,李克用不禁皱了一下眉头,买弓箭的怎么选这么一个地方。    三人在西市转了半天,问了好几个人,才找到一个小门脸儿,招牌也没有,大白天的还挂着门帘。    掀帘进去,还真是卖弓箭的,两侧的墙壁上挂着几张弓,弓上满是灰尘,几个箭袋,有两个箭袋里还插着十来支白羽。    李克用见此情景掉头要走,萧玄衣连忙拦住:“怎么了。”    “这里的弓有一张能用吗?”    “跑这么远来了,好歹也要问问吧。”    正说着,一个老者从店的内门进来:“客官要买什么?”    “你们除了墙上挂着的这几张,还有别的弓没有。”    “倒是没有存货,不过我们可以定做。”    李克用一听这话又要走,萧玄衣又问:“你想要什么样的弓,给掌柜的说一下。”    “做一张硬弓,没有三个月下不来。”李克用冒了一句。    “这位客官一看就是行家。”掌柜的插话:“做一张好弓,要用北土的羊角,辽东的桦皮,东海的鱼鳔胶……”    “你说得这么在路,你这怎么没有好弓啊?”    “要说起来,这事儿得怪玄宗皇帝。”    天宝年间,海内升平,猛士良将守在四方。玄宗皇帝有意偃武修文,便下了一道诏命:中原人不能挟带兵器,习弓矢者有罪。    从此中原便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甚至有当武官者,其父兄皆以之为耻。    没多久,安史之乱爆发,叛军一个月便攻下东都。这跟中原人不习武有很大关系。    安史之乱后,朝廷也意识到自废武功的不妥,对兵器不再禁止,但中原人重文轻武的风气已经形成。    没有人需要,也就没有人生产,所以整个洛阳城内,卖弓箭的也就这么一家。    想想在铁匠铺,官府连法刀都要临时定做,虽然囚犯的人数多一些,但兵器在洛阳城没有市场,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洛阳城仅此一家,李克用只得捏着鼻子挑了一张弓,几十支箭。一出西市,李克用就叹道:“老三,这下我帮不了你了。”    “啥意思。”    “去汴州你得缓一缓,高并的事儿还得借重。”    “我就说嘛,无我不成席,不过我对高并的妖术也没什么好招儿。”    “高并啊高并,我该拿你怎么办?”李克用自言自语。    “其实我有个主意。”唐静插嘴。    “那还不快说。”    “你们还记得杨华吗?”    “就是在太行山上遇到那个色鬼吗?”    “什么色鬼,人家是神将好不好。”    “神将算不上,顶多也就是个鬼头领。”    “就算是鬼头领吧,他应该能对付高并的妖术。”    “鬼对妖,有点意思,不过去哪里找他呢?”    “你忘了他说过的一句话了。”    太行山上月明之夜,唐静问杨华要去哪里?杨华说,他要去洛阳收取八百健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