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二六. 再建铜雀台? (第2/4页)
侠世界哪,唐书尽可能的炼化吸取的内力,不过是为了防止在争斗中出现破绽罢了。 天明之后,窦建德出现在乐寿县城前,窦建德军一阵哗然之后,城门打开,这也预示着河间郡已经归入了青州军统治之下,窦建德归降之后,整个河?北再也没有大型势力抵抗青州军了。 唐书在乐寿县停留了三日左右,处理着后续事宜,占领整个河间郡之类的事情由将军们负责,后续的官员之类的也都在派出行列,唐书停留在此主要还是处理关于窦建德等人的情况,首先就是士兵的整编和训练,相对于青州军而言,窦建德军的士兵素质实在太差了,甚至根本称不上士兵,大部分都是乌合之众。 关于这个方面,窦建德等人在和青州军的战争中也深切的体会到了,对此他们自然没有什么异议,还有就是关于投降的将领官员的处理问题,这方面还需要测试以及调查,唐书的观点就是绝对不打压降将,但你要有能力,没有能力就需要去学习。 这个问题虽然让一些降将有些不服气,却也是没有办法,因为青州军罗列出来的证据很是确凿,而青州军派出的官员在这个方面确实更为的出色,而且这些降将也需要学习青州军的各项政策制度,这些政策和制度是青州军的基础,想要在青州军中升官发财,对这方面必须要了解。 尽管有一些人不甘心的去找窦建德抱怨,但窦建德直接将他们轰走,一个是为了防止被人怀疑,毕竟作为刚刚投降的降将,哪怕唐书不在意,他自己在这个方面也必须要重视,另外一个也是窦建德见识分明,他知道青州军派出的人才的出色,相比之下,很多降将确实差了很多,这是一种大公无私,并没有任何打压。 让那些不服气的降将回去好好体会一下别人的厉害,认真学习青州军的方方面面。窦建德自然也有些感叹,说实话,因为自立的时间还短,虽然尝到了大权在握的好处,但更多的还是压力,窦建德自立没有多久,就遇到了青州军进入河北,被打的落花流水狼狈不堪,那种压力实在让人沉重。 如今为人下属,虽然多了束缚,却也没有了那样的压力。放开了一切的成见之后,对于青州军深厚的底蕴和实力,窦建德看的更为的清楚了,不说青州军军队的强大,单单只是青州军储备的人才就让窦建德为之震撼,以往窦建德军虽然有着一些人才,但是在中低层也很是拮据,掌管一郡都有些够呛。 而青州军哪,直到现在依然看不到根底,对方有着这样的底蕴,对于降将要求的更高一些也是理所当然的。 窦建德如今仿佛彻底想通了一般,为人很是懂得分寸,利用这几天的时间,老老实实的学习着青州军的诸多政策制度,之前通过一些了解,对于这些政策制度,窦建德就很是推崇,如今亲身体会其中,更加明白这些制度和政策的强大,窦建德很是投入其中。 而刘黑闼等人,也在青州军的一些将领带领之下,深入了解青州军军队方面的情况,这些人虽然有着丰富的经验,但是和青州军各项军事制度还有些陌生,另外相对而言,青州军或许算得上是正规军,而刘黑闼等人就算是野路子,青州军各项军械乃至士兵的素质都远远超越他们以前掌握的。 这些都需要他们进行适应,一番了解之后,刘黑闼等人也都被震慑住了,虽然有的人还是嘴硬,但心中也是被折服了,对于这些人,处理方式也很好说,提供给他们一部分青州军士兵之后,让他们整编窦建德的军队,什么时候符合了青州军的标准,他们就可以进入作战序列了。 这样的处理方式,刘黑闼等人也没有什么不满,反而摩拳擦掌的准备展露一下自身的实力。至于不满的,也只是一群无能之辈,唐书根本不会理会,更不会但心这些家伙搞什么串联之类的,唐书的特殊能力造就的青州军可不是别人想煽动就能煽动的,这些家伙如果想要做些什么才纯粹是找死哪。 唐书停留在乐寿县的时候,已经将郭药师派了出去,应和着苏烈以及另外一路军,所向睥睨的征伐于河?北大地之上,在唐书也领军出发之后,横扫河?北的速度越发的迅速,虽然有些世家门阀以及当地豪族乃至帮会和门派都偷偷摸摸的扯着后腿,却被青州军雷霆般的攻势直接扫灭。 值得一提的是,窦建德之前对抗青州军时,准备后路之一,让黄河之上一些水匪和帮会再次联合起来,攻击青州军的水军的事情,再次理所当然的失败了,有了窦建德的提醒有了提前准备,只凭借着青州水军自身,就足够处理这些家伙了,青州军的水军的实力可是不容置疑。 更何况,趁这个机会,唐书更是让黄河帮之类的帮会直接归顺了青州军,有了这些帮会的配合,不只是一举击溃了那些水匪和帮会的袭击,更是让黄河帮等人的带领下,扫荡了这些水匪和帮会的巢xue,这下子,黄河之上也就清净了很多,诸多水运的利益也就掌握在了投靠了青州军的黄河帮等帮会身上。 恒山郡,博陵郡,在苏烈和郭药师等人的配合之下一鼓而下,唐书更是领军拿下了上谷郡。在进入十二月之前,河?北全境完全落入了青州军掌控之下,兵锋甚至直逼幽州,而涿郡留守薛世雄乃至渔阳郡留守罗艺等人都是小心的戒备起来,防止着青州军的袭击。 虽然青州军和涿郡隋军发生了一些小型的接触战,但也有种点到即止的意思,入冬之后,青州军主动将兵锋收敛,转而专注起内政来,当然,类似一些青州军在攻略河?北的战事上损失很大之类的流言也传播了开来,什么之所以兵锋直逼幽州,不过是为了恐吓,给青州军带来一些休休养生息的时间之类的像模像样的流言也是传播的五花八门,让人为之迷惑不已。 唐书得到刘瑾的报告,看着那诸多的谣言,脸上也带着古怪的笑容,无疑,这些传言的来源也是五花八门,但可以想见的无疑还是那些有心人的手笔,可惜这些有心人们并不知道,短时间内,唐书已经准备暂且放下攻伐,转而整合河?北,将青州的诸多政策制度乃至经验传播过来,切实的让河?北成为唐书的根基。 这些有心人担心唐书趁势拿下幽州,实力迅速提升,压制群雄,却并不知道唐书短时间内根本没有那个想法,如今青州军不过是拿下河?北。就已经吸引了数不胜数的势力关注使用使用小手段扯后腿,如果青州军顺势拿下幽州的话,那么就真的成为别人的眼中钉了。 唐书才没有那么的不智哪!李密的靶子做得很好很给力,他自身也很是荣耀,但唐书可没有替代他的想法。原著和历史中,窦建德接连数次都没有能够拿下幽州,甚至到死都是如此,但对于唐书而言,情况却是完全不同的,如今他只不过是克制这种拓展的欲?望。因为他很清楚时机的重要性,绝对不想成为有心人们的公敌。 为此,如今传播的一些谣言之中,甚至都有唐书派出的巡风司的手笔,不过如今那些有心人那么的积极,倒是省的唐书再麻烦了。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形容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