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规则之皇_三二八. 拿来主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二八. 拿来主义 (第3/4页)

表示认同。

    “这三支义军虽然可以说对推翻大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个天下的归属却并不只是这三只义军就可以决定的。诸如梁师都,刘武周、薛举等人也纷纷开始反隋,还有南方的林世宏,巴陵的萧铣以及余杭的沈法兴,吃人魔王朱粲等人,天下形势汹汹,但还有一些势力隐藏在后,等待着时机。”唐书洋洋洒洒的将当今天下的诸多义军势力点了出来,说到后面,看着李靖,

    李靖点点头,“太白兄说的是世家门阀吧,诸如四大门阀,这些世家门阀潜势力巨大,本身就掌握着莫大的权势,而且当今天下形式,恐怕他们也不会甘心这样等待下去的,岭南宋阀一向对隋朝就没有什么归属感,宇文阀更是因为杨坚代周一事心存不满,而李阀更是暗地下招兵买马的,蠢蠢欲动。”

    “没错,说的就是他们,但是四大门阀中,真正可能对当今天下产生巨大影响的也就是李阀和宋阀。”对于李靖的配合,唐书很是满意,唐书又是一番长篇大论,将四大门阀的优劣讲述了一遍,这般看穿实质的言论让李靖不喝彩称赞。

    “独孤阀和宇文阀已经出局,宋阀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也只能选择和其他势力结盟,暂且放到一边。那么剩下的就有李阀了,以如今天下形式,龙蛇并起诸多的势力中,李兄认为有哪几方势力可以参与到逐鹿争鼎之中?”唐书看着李靖询问道,这样一问一答,有来有往,才能让李靖更为的投入其中。

    “瓦岗军李密如日中天,纵横捭阖得天下民望,因为有能力参与其中。”李靖如是说道,说完就看着唐书,那意思自然是让唐书对此进行评价了。好吧,类似的言语唐书已经对宋师道宋鲁等人说过,如今还要再费一遍口舌,不过唐书也不在意,直接将他对李密的评价讲了出来。

    李靖瞪大眼睛,瞠目结舌的,没想到如今威望盖世的李密在唐书眼中竟然是如此的不堪。不过唐书的解释也确确实实的充满道理,以往只不过是被表象蒙蔽没有想到,但是唐书点出之后,李靖在一思索,却发现唐书的评价恰如其分,李密还真是鼠困笼中,往来奔赴啊。

    “李密就是为王前驱的命,不过他确实能够影响到逐鹿定鼎之事,这也和他如今树大招风有关,他吸引了隋军大部分力量,就为其他的势力节约了很大的力量,李密和洛?阳之间的战斗,不管谁胜谁负,对于其他势力同样是件好事,就看哪方势力能够借助这个机会了。”唐书最后评价道,

    李靖沉默半响之后,点点头,神情有些唏嘘,显然这种逐鹿之事的诡谲和变换让他有些唏嘘,李靖虽然有着军神的潜质,但更多的才智还是在军事方面,对于其他方面只能说是有着一定的见解,却也没有太过深入。

    “这么说来,最终能够有着机会统一的势力也就不多了,除了占据了青州、河?北的大汉之外,还有就是能够占据关中的势力,至于其他的势力吗,宋阀能够影响一些,而江淮……”说道江淮,李靖沉默了下来,显然之前加入江淮军的遭遇,让李靖有些不知该如何评价了。

    江淮军同样声望不俗,之前已经说过,除了瓦岗军和唐书的汉军之外,就是江淮军真正给隋朝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而且江淮军攻占历阳,扼守长江航道,声望也是非同一般,绝对是当世有数的义军势力之一。

    “江淮军政令不修,纲纪不明,看似声势浩大,不过从中也可以看出杜伏威根本就是胸无大志,根基薄弱,这争夺天下的事情,却是和杜伏威无关了,但杜伏威确实也算是个人杰,他占据江淮,兵威鼎盛,并不难取得一个好结果,或是割据一方,或是择明主而投,进退都不失公侯将相之位,由此可见杜伏威的气运也是不错了。”

    唐书倒是毫不客气的评价了杜伏威一番,这个世界的杜伏威和历史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只是从江淮军的情况上就可以看出杜伏威根本没有定鼎天下的可能,但他却也无愧枭雄的称呼。

    “大乱之世,龙蛇并起。我自马邑南下,一路行来,见过的义军数不胜数,诸多号称乱世群雄,实则个个争蝇逐利,威福自矜,衣冠其外,败絮其中!原本对于号称江淮大总管的杜伏威,联合李子通击败隋军,一举扼守住了长江水道,我还当他英雄气魄,但真正加入江淮军中,却是兵匪一家,胸无大志,也不过尔尔!”

    李靖叹息一声说道,显然也是认同了唐书的说法,说完看了看一边的素素,显然想到两人相遇时的情况了。

    “杜伏威这样的行径,不过是趁着乱世纵横肆虐罢了,于民无益。”

    “这天下归属主要也就看关中、河?北以及江淮了,而江淮已经被我们排除,最终能够决定这天下也就是这两方势力,至于其他的义军纵然纵横一时,最终也会归于沉寂。”唐书沉声说道,他之所以说了这么多,不过就是为了展示汉军的优势以及前途,相比李靖对此也是心知肚明。

    但李靖依然忍不住为之动容,因为唐书的一番分析深入浅出的将纷乱的天下大势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等只会任何人看到都会忍不住震撼的,特别是对于李靖这样有着足够雄心壮志的人而言。

    “想来李兄应该清楚我说这番话的用意,汉王认定了李兄的大才,不忍错失一国之柱石,所以一直在探寻李兄的踪迹,这次恰巧被我遇到,我自然也要说服李兄了,我也知道李兄这等有着惊世才华和雄心壮志的人物肯定也有着足够的判断力,所以我将汉王对天下形式的分析讲给李兄听。”

    唐书貌似很诚恳的说道,但直到现在,唐书依然没有开口招揽,顿了顿,唐书转了个话题,开口询问到,“李兄以前在马邑防御突厥,和突厥之间多有争斗,相比对于突厥精兵有着很深的了解,当今中原纷乱,大隋日暮西山,诸多人杰枭雄争夺如画江山,但是作为中原人士,却不能忽略外族的觊觎,如今塞外诸族都是摩拳擦掌,对中原虎视眈眈,甚至很多异族都已经开始插手中原形势。”

    随着唐书的言语,李靖的神色也沉重起来,李靖乃是兵法大家,因为过往的职务,对于塞外异族也保持着莫大的警惕,因为他深知类似突厥这样的异族的强大。

    “马邑刘武周以及朔方梁师都等人起兵之前都和突厥有过沟通,深知不惜大量钱财女子工匠交给突厥,这样的行为无异于出卖中原的利益,交好异族换取兵马支持。除了他们之外,突厥对于中原诸多势力也都有着勾结,可见突厥的狼子野心,突厥的始毕可汗老jianian巨猾,这般行径不过是想要分裂中原而已。

    他们深知统一的中原的可怕,所以他们也会竭力维持着中原的分裂,如今这种形式还好,突厥还会安之如饴,因为不用他们出兵就可以得到大量的利益。但是如果中原形式渐渐分明,有统一之势的时候,突厥肯定会出兵干涉,到时中原该如何自处?

    类似刘武周之类的汉jianian无疑会归顺突厥,到时候稍有不慎,又是一次五胡乱华的大灾难啊。只可惜很多势力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