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四一. 单纯的比较 (第2/4页)
是道教神灵佛门神灵,甚至西方大秦大食等地传来的宗教在中原也能受到供奉,但也只是简单的供奉,想要特别虔诚甚至狂信,那是极少的,这也是中原民众更为大气包容的缘故了。 “另外我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随着这些年朝廷的支持,佛门发展越来越快,如今很多地方都有着寺庙的存在,出家人不用纳税,却也没有什么生产,他们如何生活,除了供奉之外,还有着僧田之类的存在,甚至有些寺庙占据的僧田土地乃至各种贵重财物有很多,反而影响了普通民众的生活,纳税的百姓成为了不纳税的寺庙的佃户,这岂不是个笑话?!很多寺庙用了大量的金银铜之类的铸造佛像,但这些却也影响了国家的发展。” 唐书正色说道,“在青州河北,我们可是查封了不少的违规寺庙哪!” “我们大汉和慈航静斋站不到一块,不只是因为我们对慈航静斋的恶感,或者慈航静斋代表着佛门,而我们对佛门有所限制,大汉和慈航静斋根本性的立场就完全不同。” 面对鲁妙子和石青璇探寻似得目光,唐书沉吟了一下,继续说道,“如果你们注意一下的话就会发现,慈航静斋除了代表着佛门之外,它的支持者更多的还是地主阶级以及士族门阀,而慈航静斋也正是代表着这批人的想法和立场。而我们大汉不同,各种规章制度有很多都在限制地主阶级以及士族门阀,我们站在民众的立场之上,所以双方根本不可能认同对方。” 说着唐书看着鲁妙子和石青璇笑了笑,“我们双方终究会有一个失败的。而且开天辟地以来,历朝历代之中,或许我们大汉也是最为特殊的,因为虽然普通民众才是最多的,但掌握着力量和权利的却是那些权贵阶层。九品中正制更是让士族变得高不可攀,他们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和权利,也不甘心放弃自身的优越, 而为了他们眼中蝼蚁一般的民众受到限制。所以一直以来大汉崛起的途中受到的阻碍也很多,如今的世家门阀以及地主豪族对于大汉也很是抵触,给我们造成了很多的麻烦。但这都是我们并不在意的,因为我们很清楚,我们的规章制度才是真正的维持国家民族强大的根本,才能真正的创造长治久安的盛世。” 鲁妙子点点头,有些明了。而石青璇看着唐书的目光中更是奇光闪烁,唐书的这番言语以及那种敢为天下先的豪气风度很是给人震撼。特别对于石青璇这样的女子而言。 毕竟说起来,按照唐书的说法。不,事实上这也是真实的事情,那么唐书他们的想法和作为真的是阻碍重重,却也是真的为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着想的义士。哪怕石青璇的性子恬淡淡泊,却也并不意味着她心胸中就没有对这片土地,对这个民族的热爱哪! 恩,唐大少爷再次刷了一把好感,这也是他刻意而为。毕竟忧国忧民的义士,真正为底层民众着想的掌权者,甚至为此不顾危险阻碍的变革者,总是让人佩服敬仰的。年轻人更是最容易受到影响和煽动的了。 “我相信民众们会清楚什么人才是真心为他们着想的。”石青璇认真的说道, 唐书笑了笑,“我也相信,起码如今大汉的领土下。民众安居乐业,对于大汉也是无比的支持,他们知道大汉付出了多少,也都非常踊跃的希望帮助大汉,不管是参军亦或是生产什么的,大汉的民众都鼎力支持。这让我们充满了信心。这才是最为强大的力量,那些反对者终究会在民众的海洋中被淹没的。” “而且士族门阀中也不乏有英明智慧的人,他们也会认同大汉的制度的,虽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权利和资源,但是对整个国家却是一件好事。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在外族的觊觎下。保护住他们。不只是如此,刚才我也说了,我们从域外归来,对于这个世界有很多的了解。”唐书说着回过头,认真的看着石青璇, 至于鲁妙子,这个老头子直接被他丢到了脑后,这种重女轻男也让鲁妙子一阵无语。 “这个世界很大,在中原之外还有着大片辽阔的土地,在更西方更是有着众多的国度,也有着他们特色的文明,我希望我们中原强大起来,我希望能够让我们汉族的光辉照耀整个世界,因为这个世界真的很广阔也很精彩,在域外也有着诸多富饶的土地,想要发展,终究要占据更多的土地资源。”唐书意气风发的说道, 石青璇蹙蹙眉,说实话,她这样性子的女子,不,或者说大部分女子对于争斗对于战争都是不太感兴趣的。 对此唐书也有办法,跳下青石,走向石青璇,踱了几步之后,唐书开口道,“青璇,你知道为何自三皇五帝以来,我们中原一直没有长久的帝国吧,不过数百年的时间甚至更短就到达了一个极限,从而崩溃,天下大乱,再次统一之后,又是几百年甚至更短,再次崩溃……” 对于这个问题石青璇还真是有些好奇,一边的鲁妙子也是如此,对于这种稀奇古怪,不,这算不上稀奇古怪,或者说对于这样很引人注意的问题,大多数人都会好奇的。 “这其中有很多原因,除了统治者昏聩,自取灭亡之外。还有着一个根本性的原因,那就是民众的需求,中原百姓的要求不高,只要能够吃饱穿暖,甚至只要能够生存就能够忍受。但超越这个界限之后,就不行了。由此天下大乱,进入轮回。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要求不多的民众的那点简单要求都得不到满足的情况哪? 其中原因也有不少。首先就是土地兼并,你们也应该知道,很多时候权贵豪族往往有着众多的土地,但他们很是贪婪,总是追求着更多,因为种种压榨和剥削,民众生活越来越困苦,原本拥有的土地渐渐集中到了地主的手中,作为佃户,却也得不到多少的报酬。在遇到天灾人祸,自然就活不下去了,为此造反也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我们大汉限制士族门阀,就是不希望看到土地兼并的发生。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土地是有限的,而在太平盛世中,人口总是迅速增长的,人口增长,土地出产不够生活,就要朝着富贵人家借贷乃至卖出土地之类的,最终处境越来越差,到了活不下去的境地又是只能造反了。刘氏的大汉就是因此崩溃的。” 唐书仔细的讲解着,在唐书的目光下,石青璇点点头,表示明白了。鲁妙子也是恍然。由此两人对于大汉的好感更多的,因为大汉的制度真的是在追求着长治久安。维护着普通人的利益。 “这几百年哪,因为五胡乱华,汉人大量南下,将江南开发了出来,由此多出了众多的土地,在大隋一统之后,才能迅速的出现盛世景象。大好场面却被杨广给搞砸了。这且不说,就算没有杨广。几百年后的情况又会如何哪?人口越来越多,土地大量集中到了权贵手中,剩余的土地养不活那么多人,于是再次天下大乱。每次天下大乱,都是会损失大量的人口,人口减少了,土地也就够用了。 而这期间。权贵因为拥有着权利和资源,哪怕朝代更迭,权贵中也会有不少的生存下来,而且每一个朝代都会多出权贵,这样发展,就又是一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