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叔父的营销手段 (第2/2页)
议,并由其亲自设计一整套有关曲辕犁的“营销方案”。 几日后,有一个小道消息在成德盛传,据说是刘县丞的侄儿刘誉与成德小神童刘晔共同制造了一种新式的耕作工具——曲辕犁。据传言,这曲辕犁厉害无比,耕作效率是旧式直辕犁的数倍之多。 一开始,成德县的其他世家和普通百姓对这传闻也没多在意,皆以为是以讹传讹。不过,后来经刘氏宗族门下的佃农证实后,成德世家及百姓才知道这新式曲辕犁的工作效率虽不及传言那般夸张,倒也比旧式直辕犁要高上五成。收到确切消息后,成德县的其他世家纷纷坐不住了,联合上门向刘氏求教。而成德刘氏乃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后裔,在淮南郡都势力极大,在成德县自然是首屈一指的豪门。成德刘氏虽不如颍川荀家、陈家这等超级世家势大,但至少在成德县是无人敢惹。于是,在付出极大代价后,成德县的众世家终于获得了曲辕犁的制造技术,同时还承诺不得将此技术外出。相比众世家,庶族寒门及普通百姓无论是权势还是影响力都要小得多,自然付不出代价来获得曲辕犁的制造技术。不过,刘氏也知道普通百姓虽然家境普通,但胜在数量众多,倒也不是无利可图。故此,刘氏加紧制造了一万架新式曲辕犁,以贩卖或租借的方式销售给寒门以及普通百姓。 由于曲辕犁超强的工作效率,导致一个极为明显的问题,那就是成德县的田地不够耕作。于是,一时间开荒造田的风气在成德盛行。 曲辕犁因其超强的工作能力在成德县名声大噪,名气甚至传播到了整个淮南郡。而始作俑者刘誉和刘晔,也随着曲辕犁的传播而声名鹊起。至少在成德,无论是世族寒门还是普通百姓,讲到刘誉二人时,都得夸上几句,赞叹刘誉二人乃成德刘氏年轻一代中的双杰。甚至,在成德县还有小道传言,说刘誉二人乃是墨家的当代传人。 无论外界传闻如何,曲辕犁的问世至少让成德刘氏狠狠的赚了一笔,同时也间接的提高了成德县的粮食产量,在某种程度上,倒是也满足了刘誉想让更多百姓吃上饭的初衷。 叔父刘平等人推销曲辕犁的手段,倒是让刘誉小小的震动了一番。刘誉细数了叔父刘平在此次推广曲辕犁的过程中所用的手段,其中包含了专利垄断、广告宣传、产品租赁等等极为有效的方式,倒是让刘誉有些感叹古人的智慧,同时也暗忖叔父的商才技能果然实用。刘誉心道,原来早在汉末这个商品经济地位低下的时代,便已出现了后世盛行的营销手段,后世商家玩的那些,不过是拾人古人牙慧罢了。 在此次曲辕犁事件中,刘誉与刘烨也得益不小。由于曲辕犁是由刘誉二人设计制造,并且为刘氏宗族谋取了极大的利益,所以刘誉及刘晔家被宗族赐予了不菲的田产和财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曲辕犁的影响范围越来越远,甚至超出了淮南郡,在整个扬州都极有名气。而随着曲辕犁的推广,成德刘氏也是获取了长远的利益和名声。当然,外界的一切和刘誉的关系似乎并不大,在曲辕犁事件的风波过去后,刘誉也是安分了下来,潜心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叔父刘平一直嫌弃刘誉身子骨弱,在叔父刘平的要求下,刘誉也开始习武了。在叔父刘平看来,君子当习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若是成长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无用书生,倒是有违君子之道。而刘誉之前在探测到刘晔的属性后,发现刘晔的武力值都比自己要高上一些,心中也是有些小郁闷。后来又经叔父劝说,刘誉倒也是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即将天下大乱的时代,倘若仅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纵使胸有万般韬略,也有满腔抱负不得施展便就早早夭折的可能。为了尽量避免这种不必要的风险,刘誉也是下定决心要练习武艺,不求如那些绝世猛将一般千军难敌,只求胜过那些心术不正的宵小之徒。 于是,刘誉在平日的学习之余,也是抽出时间来开始练习武艺,而教导刘誉武艺的则是老管家祥叔。祥叔虽已是天命之年,但一身武艺倒算是不俗,在刘誉的探测下发现,祥叔的武力值接近60,乃是普通人的数倍之多,但用来防身倒是绰绰有余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