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渭水对峙 (第2/2页)
李世民也是沙场老将,那个气势非同小可。 作为武将的执失思力虽然也很勇武,可是在李世民面前却不免有些心存畏惧。被李世民一吓唬,执失思力主动让步,低声的说道:“我这就回去和可汗商议,陛下觉得如何?” 李世民心说:想回去,门儿都没有。从渭水到皇城,我大唐的兵力和部署你都看到了,可能让你回去吗? 他假装热情的说道:“将军远来相必很是辛苦,就先去门下省歇息片刻。” 执失思力没有做任何反抗,乖乖地束手就擒。他知道这个时候反抗,李世民绝对会杀人的。 封德彝见执失思力下去,连忙出来说道:“圣上,万万不可!古语说:‘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我大唐怎么可以做出违背礼仪之事,不如把这个夷族礼送出境。” 萧瑀补充道:“圣上,阁老所言甚是。把他留下就会落人口实,不如把他赶京师算了!” 李世民说道:“如果今天把突厥使者放回去,那么突厥人就会认为朕怕了他们,他们还不更加疯狂的搜管钱财、四处私掠吗?你们让朕放人,难道是想助纣为虐吗” 众大臣被李世民说得哑口无言。 李世民的考虑要比他们周全多了。为了京畿附近百姓的安危,只能把执失思力扣押起来。一众文臣都没有意见,那些一直想和突厥大战一场的武将更不会反对了。执失思力被控制,就断绝了他和其他突厥人的消息交流,同时起到了震慑颉利可汗的作用。 商定完对策,李世民亲自带着高士廉、房玄龄等六人冲出玄武门,直指渭水上的便桥。 隔着渭水可以清楚的看到颉利可汗的大营,李世民大声的喊道:“阿史那咄苾何在,出来说话!” 听到李世民的怒喝,颉利可汗吓了一跳。 他可是多次被李世民打败,要不是仗着自己的马和自己的骑术过关,他早就被李世民给逮到了。要不是他得知大唐内乱,根本就不会出兵。看到李世民的表现,他不免有些担心。这不会是一个专门设的一个局吧? 突利可汗也在心里犯嘀咕,他可是和李世民烧香拜过把子。自己带着军队过来,一方面是颉利可汗的逼迫,一方面是想到大唐来抢点东西。他没有想到李世民会出来,而且是单枪匹马的直接找上门来了。这样一来,不仅他觉得自己占不到理,而且还担心自己被李世民给收拾了? 两个家伙互看一眼,都没有想出办法。最后颉利可汗只能硬着头皮上出来,大声的回道:“李世民,本可汗在此。你有何话,赶紧说。” “阿史那咄苾,你我曾有约定。今日你闯入我大唐是何道理?难道你突厥要言而无信攻打长安不成?”李世民高声喝问道。 正在这时,远处传来隆隆的马蹄声。 一支盔明甲亮的骑兵出现在天际,逐渐的靠拢过来。高高飞扬的旗帜上写着“唐”、“尉迟”等字样,他们就是刚在泾阳打败突厥的泾州大军。 接着另一边也出现了军队,帅旗上写着“李”字。 …… 一支支队伍就这样慢慢汇集,整齐的站在李世民身后。 关志义感到浑身热血上涌。 那个皇帝敢带着几个人面对二十万大军,还大声的质问对方?也只有千古一帝李世民,才有这个胆量和本事吧!李世民的话,他一字没漏全部都听到了。也就是如此,他才被李世民的气势所折服了。这才是天朝上国应该有的样子,不是乞求对方同情,而是斥责对方犯错了。 颉利可汗、突利可汗见到逐渐汇聚的大军,吓了一跳。哪个说李世民没有部队守卫京师的,这不是骗人吗? 吓出一身冷汗的颉利可汗连忙下马行礼,并高声喊道:“误会啊!李世民,我们并无攻打长安之意,就是来看看你。” “噗!” 关志义一口老血从嘴里喷涌而出,变成了一团血雾。 无耻之徒他见过,但是这么当面耍无赖的,他听都没有听说过。你颉利可汗好歹也算一国之主,怎么撒谎也不脸红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