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7,杀人回忆 (第1/2页)
空中飘的不是云,而是莫名的悲哀。 阳光,山野,林子和流水,一切一切都因为这场戏剧性的杀人事件而变得滑稽。 当我们进入河坝中段的这一空间里时,在场的人几乎同一时间屏住呼吸。 面前,仅有几步之遥的地方有一个石砌的水槽,里面的水早已经结成冰,冰中的这个人也已经停止了呼吸,却又如同活着一般与我们对视。 很多人都认出这个被冰封在水中的男人就是米玛多吉。 还有人说,再走不了多久就是中印边境了,这个米玛多吉始终是没有逃过这一劫。 “真的是郎琛干的吗?” 在角落一张铺满灰尘的铁桌子中,歪歪扭扭写着五个字:杀人者郎琛。 并且,灰尘之中还画了一朵花。 “是他。” “这是什么?” 孙兵认不出来灰尘中的这个图案,我就告诉他这是一朵蔷薇花,也可能会成为郎琛今后一个身份的象征。 “今后?!你意思是说郎琛还会作案?” 我没有回答他的这个问题。 杀人是会上瘾的,一旦做了就再也收不了手。而另一方面,米玛多吉不是杀死唯薇的真凶,郎琛一定也已经知道了实情,所以,他一定还会这样疯狂寻找那个人,途中也会继续惩戒像米玛多吉这些的混蛋。 “看来必须要通缉郎琛了。” “你觉得重要吗,如果把凶手比作是森林里的老鼠,那郎琛就是黑暗中的一只猫头鹰。” “猫头鹰急了也会咬人啊。” “你凶手这一刀还用我提醒你吗,郎琛就是冲着这个人去的。我给你一个建议,争取联系上郎琛,只要你给他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他一定愿意帮你铲掉你们阿里境内的这些害虫,这是一把双刃剑,要看你怎么用了。” 说实话,像郎琛这样的人抓了可惜,枪毙了就更加遗憾。虽然他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但从人的情感来讲我并不认为他在犯罪,换个角度他是帮警方除掉了一个凶手,如果是悬赏通缉不但没罪,反而会有奖励。但因为出发点不同,就一定要承担法律责任,我觉得这样的事不应该发生。 当然。 我不是在纵容此类行为的发生,只是就事论事的一句心里话。 “你说得很有道理,但是前提他肯受我支配才行。” “其实啊,世上的任何事情都没有那么绝对。警察需要线人,哪个线人没有犯过罪,不是将功补过。郎琛也是一样,当前的形势就是这样,我只是给你一个中肯建议,到底要怎么做还得你们自己决定。” “我会考虑。” 随后。 孙兵就陷入了沉思。 好不容易才用土办法将米玛多吉的尸体运回镇上,又用车带回了阿里。 就此。 米玛多吉案破获了,但扔留下了诸多的谜团。 譬如,唯薇到底是怎么死的。 结案报告又我和孙兵一起完成,或者说是我们只是抄写了小说内容而已。 那个作者用最生动的词语完成了我们需要的结案报告,他记录了米玛多吉全部的杀人过程和作案动机。 故事要从入冬的时候开始说起。 米玛多吉交了一个女朋友,他的这个女朋友就特别喜欢亮粉类的装饰品,甚至是化妆品里也会添加一些。 起初交往的时候他们感情很好,但后来,米玛多吉发现自己的女朋友是一个站街女。 一种羞耻和欺骗感油然而生。 米玛多吉无法承受自己的女人每天和自己甜言蜜语的同时,却和别的男人夜夜笙箫的事实。某天他终于鼓起勇气找到自己的女友质问,却遭到自己女友的反驳,于是两个人争吵起来甚至闹到分手。 分手以后米玛多吉心有不甘,所以决定报复。 他以复合为由把女朋友约到那间废弃的小作坊里,将她按进事先准备好的,盛满冰水的木箱子里。女人挣扎着,逃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