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记_第一九七章 小农思想害死人啊(九千字大章求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九七章 小农思想害死人啊(九千字大章求票) (第2/4页)

难,至少在美国历史上,貌似二战以来,特别是在肯尼迪被杀之后,美国政府拿这些银行家还从来没有办法过,。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政治,则是金融的延伸,当然这之间也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往往一场战争之后,可能新地政治格局就此改变,然后新的金融规则也会发生变化。

    在二战结束以后,新的金融寡头开始崛起,而旧的金融寡头也没有消亡。反而联合那些新的金融寡头一起,开始以美国为中心,利用更为发达的通讯交通技术。通过美元这种金融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发达国家之内。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银行结算系统,同时依据分布在世界各地地银行为中心,又同时开始组合出一套严密的金融产业链条,从而产生了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完美计划。

    不过,陈彼得也承认,世界上从来没有完美的计划,而这些人虽然牛,但也也不可能真的主导整个世界的金融变化。因为金融的变化的确就是一种量子反应。一点微小地差异,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巨变。而这些人并不是神,不可能真的把世界上所有地点所有的金融变化都囊括在手。

    换句话说,他们不过是一群战略高手,但有的时候战术也可以改变既有战略,甚至他们的战略在当前来说可能是成功的,而在总体方面来说,或许就是失败地。

    他们的行为准则,就是建立在掠夺这个基础上,尽管世界财富会不断增长,但他们的吞噬速度要更加地快,所以从广义上来说,他们这种掠夺的最终途径,必然是爆发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进而重新洗牌,世界上地多次惨烈战争,实际上归根到底都是这种金融方面引起的,可能源头并不是一两个人,但一定是因为那一小群人。

    从这上面来说,其实马克思他老人家,一早就对这些资本家的本质看明白了,而唐欢也想到,或许自己小时候,不,应该是这个时候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某些理论方面还是有点道理的,只不过具体实施就差了太多而已。

    其实这些道理,早都在马克思大师的那一系列论著里,只不过东西方两大阵营学的道路却偏了,我们非要去揪住里面的主义问题,非要证明什么社会主义正确性,而西方人则更客观地审视这里面地金融规律,忽视主义与否,而是从里面抓本质,找金融的本质及具体cao作。

    其实马克思地,都是华尔街金融家们必读的科目,只不过人家从中学到了如何利用资本去更好的运转世界,我们却只是学到了如何蔑视他人。

    “不过,你的出现让我吃惊。”就在唐欢还在陷入思考的时候,电话那头继续传来陈彼得的声音,“知道么,我感觉你对金融的东西了解很少很少,连皮毛都没有,但你却对具体的金融走势把握的相当准确,甚至准确到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知道么,就算那些人,也只能规定个大概时间表,这时间通常是五年以上,而你却可以在一两年之内找到这些漏洞并迅速利用他们,在这一点上,他们都不如你。自然了,他们都以为是我的功劳,但我知道不是,其实我很清楚,如果没有你的大局观跟提前预测,我是不可能这么短时间找到这些准确的漏洞的。”

    “是么?”唐欢在转椅上转来转去,对着桌子上打开免提的电话笑了笑道,“那么也包括这次狙击日元?”

    “当然不包括。”陈彼得继续传过话,“由于我也插手了,所以我知道,他们为了这次日元行动,已经足足计划了十年之久,从七十年代就开始了,准确的说,从71年12月迫使日本实行浮动利率制度的时候。在日本经济开始因为浮动利率飞速起飞的时候,阴谋就已经在开始运作了。现在的行动,不过是在收割果实,但你却并没有参与这个计划当中,你却能够提前获知,这就让我,特别是让他们惊讶了。”

    “呵呵。大概是我运气好吧。”唐欢只能苦笑了下,他能说什么,难道告诉他,自己是个后来者,是个特殊的存在?

    “不是运气,这恐怕,只能归咎于你的天才,或者说是你对金融有一种特有的敏感吧。”陈彼得那边也笑了笑。“本来我也对此感到不可思议,因为你并不是金融出身,可后来我又想了想,发觉历史上还真有个跟你类似地存在。”

    “哦?跟我类似的存在?”唐欢奇怪道,“是谁啊?”

    “那个人,就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历史上最传奇的人物,梅耶罗斯柴尔德的儿子。内森罗斯柴尔德。”

    “哈?内森是谁?”听到这里,唐欢先是愣了愣,接着又一下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你刚才说什么?罗斯柴尔德?”

    “对啊。”电话那边的陈彼得似乎叹了口气,“我想来想去,历史上成功的商人有很多。但能像你这样具有敏锐目光跟大胆举措,并且还总是成功的人,貌似只有那个奇才内森了。好像他也总是能够抓住别人发现不了地金融漏洞,并且具体的时间还非常准确,准确到让人发寒。比如当年的拿破仑在滑铁卢之战,事前谁都没有想到结果究竟会如何,但他却似乎都能够预料到一样,借此大赚一笔。此后内森的决策也总是正觉。以致于人们都纷纷传说他有一套比国家还要严密迅速的情报网。但真要说起这个,又是迷雾重重。总之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内森就是凭借着过人的眼光跟大胆举措,成为当时最著名的银行家。当时有句话,当内森发怒时,英格兰银行都在颤抖,说的就是他。而你么,我看跟他十分相似了,都是眼光敏锐,魄力十足。”

    “等等,我不是说那个内森。”唐欢立刻对着电话大声道,“那个罗斯柴尔德家族现在还有么?是不是他们控制着你说地那些金融财团?”

    “嗯?你说什么?我不太明白。”

    “我是问,现在那个罗斯柴尔德家族还有么?”

    “当然有,这是一个历史很悠久的家族。”

    “那他们在金融上的能量还大么?”

    “这也是自然的,他们在金融方面的能量现在也很大。”

    “如果是这样,那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