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章 贤臣孝子 (第1/2页)
公子珙吞吞吐吐地问道:“父皇如此忌惮六弟,难道他……难道他不是父皇的亲生骨rou?” 听到如此触怒圣威之言,很难得的,燧皇没有一掌伺候过去,而是打趣笑道:“开什么玩笑。我与他母妃感情甚笃,她又岂会做出这等混账事来。” 他这一笑,深深浅浅的皱纹全部挤在一起,显得整张脸更加狰狞。 公子珙看得一愣,恍惚问道:“那父皇为何这般不待见六弟?” “哪里是孤不待见他,分明是他容不下你们。”燧皇许是见公子珙太过愚钝,再一次笑道,“老六能进能退,能屈能伸,能忍人所不能忍,阴谋阳谋样样皆通。他心机叵测,手段狠毒,翻云覆雨,又知人善用,的确是做帝王的上上人选。这胜神交到他手里,前途不可限量。作为一国之君,孤的确应该第一个考虑立他为储,可是作为一个父亲,孤却万万不能。” “为什么?” “他若登基,你们这些个做兄弟的,一个也不得善终。” “父皇谬赞了。” 燧皇与公子珙突然听得有旁人的声音,先后转头看去,俱是错愕——寝宫之内,竟多了一身型高大的男子,赫然站在二人面前,飘飘荡荡,皎如玉树。 那人拱手而立,行君臣之礼,行兄弟之礼。礼数之周全,倒让公子珙觉得自己造次。 他天生一副好皮囊,鬓发皆白,眉眼含笑,似随大雪翩然而落的仙子,不染纤尘,神色无从捕捉。 二者皆是修为高深之人,居然不知这公子琰是何时到来,如何到来。 他们再不用去试探或揣测公子琰的灵力,因为他们陡然发现,就算合二人之力,终其一生,也不可能在修为上赶上他的万分之一。 原来传说不仅是传说,原来那个于七招之内取下九州第一高手首级之人,不偏不倚,就站在他们面前,正正好好,就是公子琰本人。 公子珙心中惊恐,浑身戒备,拔刀挡在燧皇身前,瞪目问了句:“你究竟是人是鬼?” “我死而复生,脱胎换骨,亦不知自己是人是鬼。”即使没有必要,即使不是多言之人,他仍是淡淡答了一句。 他不惊不惧,不慌不乱,只轻轻挥了挥手,殿内的侍从宫女,尽数为青蓝的焰火包裹。在绝对的力量面前,这些人来不及逃窜,来不及求救,更来不及感受灼伤或霜寒,刚一触及焰火,就瞬间化为灰烬。 死亡来得太快,连痛楚、恐惧这些人对危险所能做出的基本反应,都已是十二分的多余。 而那缓缓跳动的焰火,也随着生命的覆亡而迅速熄灭,仿佛不曾出现。 那人的眼里,是比星辰还要遥远的寂静,凭空拉开与所有人的距离,显得格外的孤独,格外的遥不可及。 公子珙在疆场征战数十年,什么样的高手没见过?但像公子琰这样的路数,他还是头一次见到。 他打了个冷战,努力稳住手中的大刀,对准公子琰的胸口,喃喃自语道:“此非人力所能及。” 燧皇倒还算镇定。 他慢慢拨开护在身前的兵器,将自己暴露在公子琰面前,沉稳说道:“你终于还是藏不住了,老六。” “儿臣本也想做贤臣孝子,陪大家慢慢玩。”公子琰点了点头,分外赞同燧皇的指控,悠悠说道,“但安宁被困在周饶,儿臣等不起了。” 他的嗓音阳刚而温润,说出的话语却是杀机重重,提及“安宁”二字时,语气又不禁柔软了三分。 燧皇预感到殿外已经被公子琰控制住了,近似妥协地问道:“那么你想要怎样?” 公子琰闻言轻笑,恭敬说道:“听闻父皇欲拟诏书,儿臣体恤父皇辛劳,理当为父皇分忧。” 说罢,他徐徐从怀中摸出一张绢帛,小心翼翼地将其展开,而后平平整整地铺于案头,行君臣之礼,请燧皇过目。 如他所言,绢帛上确是一封诏书,短短数十字,言简意赅——封公子琰为储君。 笔迹是燧皇的。 公子琰精音律,擅字画,九州皆知。他曾对燧皇坦言,自己若诚心模仿别人字迹,一个晚上就能伪造出一箱罪证。 如今看来,此言不虚。 公子瑱曾为这所谓的罪证被指控通敌叛国,谁料公子琰今日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燧皇见他忤逆得这般嚣张,沉声叹了句:“逆子,你这是谋反。” “谋反的是五哥,儿臣这叫,”他态度温和,言语柔和,顿了顿道,“平乱。” 这话说得再明显不过——人由他来杀,锅由公子珙来背。 按照公子琰的说法,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