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节 围点打援 (第1/2页)
五月二十日,唐军营中。 因为战事顺利,儿子也在战场上小有出息,李世民心情不错。 李世民便让长孙领通报近日的军情。 长孙无忌道:“诸位,近日探子来报,高丽北部酋长高延寿,高慧真已经筹集了十五万人马,准备救援辽中战场。现在我军轻取了辽东,白岩二城,不得不分兵驻军三万,因此能动用的士兵现在只有七万人,其中也只有三万五千是可以上阵杀敌的士兵,剩下的都是后勤士兵,无法出战。而这十五万人不会直接来攻打我们,一点我们开始攻城,就会联合城内的士兵对我们前后夹击,不知道各位有什么见解呢?” 李世民说:”高延寿此举真是愚蠢至极。他本来对我们有三种攻击方式,第一就是带兵到安市城附近,连为堡垒,然后据险而守,让骑兵断我们的粮道,让我们进退两难。这是上策,中策呢,就是彻底弃城逃命,后退再防守,至少还能保全实力。下策才是来和我们直接硬碰硬。我看他们的架势,竟然想直接攻击我们,真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来自投罗网嘛。你们看着,他肯定会来打我们,然后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成为俘虏。“说完洋洋得意的摸摸胡子,意思是,你们看我说的对不对? 众人纷纷称是。 李世绩是个好战分子,他说:“这样我们就打,打走他们,然后攻城,杀光!” 李道宗说:“何必这么麻烦,他们不是集结兵力来救吗,给我五千骑兵,老子突袭平壤,让他们都吃屎去吧。肯定就不敢打就滚球了!“ 其实这一番见解,最粗豪的李道宗反而是最高明的。历史上李世民败退以后,问李靖:”为什么老子集合了天下的兵马,都没能拿下这个小国呢?“ 李靖的回答粗看很有道理,但其实也很扯淡,他说:”江南王李道宗就能解决。“ 然后李世民问李道宗当初提了什么办法,李道宗说了,李世民很尴尬:”我草我当时忘了这点了。“ 可见李世民虽然勇武,但其实是个水平不怎么样的战略家。 李靖的回答也是很水的,因为他明显也是知道当时对策的内容的,然后就把答案踢给了李道宗,潜意识有二: 第一,我回答你了,答案也说的过去。 第二,不是我水平比你高,你看我说的也是别人的看法。 可见和李世民说话有多累,连出个主意,都要避免让他觉得点子比他高,因此而受到猜忌呢。 所以魏征后来劝谏李世民就直接这么说:”你年纪大了,也不大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了。” 可能是因为李世民和贝多芬一样因为铅中毒,脾气变得更加暴躁的缘故吧。 贝多芬是因为吃了河里污染的鱼而铅中毒的,而李世民则是吃了道士的仙丹而中毒的。 可是他不得不吃,因为这种仙丹往往都是效果一级棒的土法威尔刚。更加上他当时快到更年期…… 所以你说这怨谁去。 正在大家争执不休时,长孙无忌发话了,这个老乌龟,尽管是李治的舅舅,但也是个非常阴险的家伙…… 他说:“陛下如果你没有在军中,我们自然是愿意出此奇兵,最省力的拿下高丽。但是既然陛下在军中,那么分兵恐怕会带来不测,而且反正我们肯定会赢,为何不用最稳妥的方法呢?” 长孙无忌非常了解李世民,所以说到他的心坎里去。这句话呢,首先非常考虑李世民的安危,让李世民心里很妥帖。第二呢,也拍了个很大的马屁,歌颂李世民百战百胜的英勇光辉形象。第三呢,暗暗的让李世民的潜意识觉得这样最安全,不会带来危险。 老虎的凶性也有衰弱的时候,何况是一个多年不打仗的皇帝。李世民老了,亲人的离世让他倍觉孤独,他怕死了。 所以李志也无法改变他的决定,更何况对高延寿的这一战还是肯定会打赢的。 不是因为唐军压倒性的实力,而是高延寿也是一个草包。 高延寿的对卢是个老狐狸,他看得很清楚,他也对高延寿这么说:“秦王李世民(注意,高丽不承认他为皇帝,故意说他封帝前的名号)对内铲除各路豪杰,对外使四方臣服,以己之力,自玄为帝,这是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