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和珅之不走寻常路_第十七章巧得琉璃作坊{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巧得琉璃作坊{一} (第1/2页)

    乾隆时期的琉璃制作已经达到了顶峰,品种远远的超过了康、雍二朝。而随着琉璃制作的全面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数量众多的琉璃作坊。

    因为在清朝还没有电灯等物,所以这些手工作坊的匠人都是天一刚刚亮便从床上爬了起来赶到作坊里加班加点干了起来。这其中虽也有为了赶着交货而在晚上点蜡开工的,但那毕竟是少数,因为那时的蜡烛还是很贵的。所以等和珅同刘全赶到那些琉璃作坊的时候,入耳听到的都是匠人们忙碌呼喊的声音。

    “刘全啊,在这些琉璃作坊里你有没有什么熟悉的人啊?”和珅并不急于去寻找合适的琉璃作坊,而是问起了身旁的刘全。

    刘全眨巴眨巴自己的眼睛,真有些哭笑不得的感觉。抹了抹脸上那流到了鼻子尖的汗水,他满脸无奈的说道:“

    “呵呵,少爷,您把奴才当成百事通了。奴才可没认识那么多人。”

    “哈哈,哈哈······”听了刘全的话后,和珅也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和珅也知道自己有些病急乱投医了,但是面对这乾隆朝的琉璃业他还真的是一无所知。无奈之下只得四处张望了起来。

    “哦,不知小哥因何发笑啊?”正笑着呢,旁边的一个头发发白的老人插了进来问道。

    看着眼前的老者,和珅忍不住在心里嘀咕起来,“不会是又碰到了一个小说中的情节吧。老天爷,我要,我都需要。您就把人才,奇才都送到我身边吧!”

    可惜和珅的心声老天爷好像没有听到,因为那个老者的下一句话马上就打破了和珅的幻想。

    “小哥我看你面带血光,近期必有大灾啊!”

    “我去,”和珅在心里大叫一声,就头也不回的拉着刘全向前走去。边走还边在心里嘀咕着“什么奇人啊,原来是一搭话的骗子!”

    虽然和珅自己都已经光荣的穿越了,但是在党的教育下生活了近三十年,他还是对这些算卦,跳大神之类的敬而远之。

    接下来的时间,和珅便和刘全一家家的询问起来,最后终于在接近中午的时候找到了一家比较中意的。

    其实,和珅找了这么久,并不是要找什么技艺特别高超的,或者是价钱特别便宜的作坊。他要找的是一家诚实可靠的,最好是他自己能够掌控的作坊。所以说和珅这一上午并不是在看作坊的条件,而是在挑作坊主。

    作为北京城的一个琉璃作坊主,王志云最近的心情很不好,非常的不好。不为别的,就因为他的琉璃铺子马上就要关门大吉了。作为一个从康熙朝就已经成立了的百年老作坊,本来在王志云的手上是能够继续维持下去的。可是自打他从过世的父亲手里接过了琉璃铺子以后,琉璃作坊的生意就开始一落千丈,一日不如一日。这是为什么呢?不是他的制作技术不行,也不是他的人脉不行,毕竟一个百年老店怎么的也会有一些忠实的老顾客的。其实归根结底都出在了他这个新接手的作坊主上面。

    因为王志云这个人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不管做什么他都要求要尽善尽美,这样的话在他还不是作坊主的时候倒也没有什么事情。可是他做了作坊主之后也把这个习惯也带了进来。这样一来本来一个好的个人习惯便成为了这个琉璃作坊倒闭的导火索。他总是为了做的更好而延误顾客们的取货日期。起先,一些老的顾客都顾及往日的情面没有对此说些什么。可是时间一长,顾客们就受不了了。因为任何一个琉璃的样式都有一个流行的时间,过了这个时间就很难在卖出去了。

    最后,当这些顾客都已经基本上快要走光了的时候,王志云终于是醒悟了,可是已经太晚了,他的那个琉璃疯子的大名早就已经传出去了。

    坐在自己作坊间的椅子上,王志云呆呆的看着桌子上的那些精美无比的琉璃器具。“父亲,孩儿不孝啊!家传的百年老店就要在孩儿的手上败光了。可是,您说,我错了吗?我真的错了吗······”

    就在王志云自怨自艾的时候,门外想起了一阵惊喜的喊叫声。“老爷,老爷,大喜啊,外面来了两个人要订做琉璃器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