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2章 人物周刊!景琰篇 (第1/2页)
肆 萧景琰连夜抵达了金陵都未回府,在马车上换上了郡王正服进了宫,闯进了正在议事的武英殿内。【】。しw0。他跪在大殿中央质问着那位坐在至尊之位上的天子,祁王何罪?!赤焰军何罪?!偌大的武英殿阒然无声,只有自己的回声与那飞翘的檐角上的一串金玲摇曳的声响与他附和。满朝文武竟然有一般是他不认识的,就连金阶上御林军统领站着的人都换了他们用着冷漠的眼神看着这位东海归来的靖王殿下,熟识的或是有着一面之缘的那些大臣们怜悯的看着他,皆是沉默不语手执象笏。 寂寥之后便是爆发,梁帝将御案上所有的奏章全都扫下看着他那固执的儿子,看着他那双不能再明亮、再坚定的眼神忽然想起.....想起了另一人,可是帝王的威严总是不可侵犯的,在萧景琰再一次质问之后梁帝抄起御案上的香炉向他扔去。可萧景琰跪在那里还是直挺挺的,要不是额上流下的几股殷血可能梁帝都会以为刚刚扔下的香炉是个错觉。 最终梁帝气得要杖责萧景琰,可是在杖责之前伤病复发的萧景琰晕倒在了武英殿上。也在那一瞬间触及到了梁帝内心那块柔软的地方,说了几声罢了,罢了,就差人将萧景琰送回了靖王府,说他妄断是非、冲撞天威让其在靖王府内好好反省。 皇长子赐死、金陵城中血流成河之后宫内的太皇太后与从京郊行宫赶回的皇太后都病了,在梦靥里太皇太后不停的喊着长乐(萧景禹的小字)、溱潆(晋阳的闺名)、小殊和璨璨,太医们都束手无策不知道怎么样能医治好老太太。最后是太皇太后身边的吕嬷嬷想起了太皇太后爱用静嫔娘娘弄的药膳点心,那时候梁帝才解除了芷罗宫的禁足命静嫔前去侍疾。 萧景琰回京之前两人身心受创的老人已经大好了,知道景琰也病倒了之后,两位一夕之间痛失几名爱孙的老太太,下旨让宫人们好生照顾着七皇子。皇太后也以不放心孙子为由出宫去了靖王府,去探望萧景琰还特意带了担心儿子的静嫔。 被软禁在靖王府内的萧景琰没有住到他原来的房间内,去了那间屋子里从窗户那看着花园内的梅花嗅着梅香,可看着这冷清的地方。母亲轻抚着他的脸说他瘦了, 与他说:“景琰别再想了......想想娘,只剩下我们母子俩了......要好好的活着......” 在静嫔和太医院一众太医的诊治调理下,萧景琰已经变回那个健康的靖王宝宝了。也不知道是忧思过度还是已经不再忧思了,萧景琰好像变回了以前的萧景琰,也变的稳重了再也不是那个与金陵城中最耀眼的兄妹俩厮闹的萧景琰了。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萧景琰时常会梦见那些人,醒来发觉只是南柯一梦。那无尽的悲伤让萧景琰紧紧地握着那林璨唯一留下的荷包,放在心间流下了两行清泪。 小殊、璨璨这药好苦,可再也没有人在我吃完药之后硬塞给他一颗蜜糖或是一块杏脯吃了...... 伍 贞平二四年,夏。 从正月回来到清明前萧景琰一直被禁足在靖王府内,让梁帝意外的是萧景琰倒也不闹只是静静的发呆。清明祭祖那天也是父子俩从那之后的第二次见面,不卑不亢、不喜不悲按照章程站在郡王的位置,规规矩矩的行礼祭祖不多说一句话。清明之后梁帝解除了萧景琰的禁足,可身上没有半分职务的他也不出门,至多去前院看着列战英他们练兵。因为那天之后梁帝收为了御赐的腰牌,所以萧景琰只在朔日的时候进宫给母妃请安。 青州驻守的将领要换防回京,因为半年前的那场血案,金陵城中武官几乎折尽,剩下的梁帝又不放心。梁帝每日都在想有哪个武将能去青州驻军呢?!宁国侯在处理西北边境的问题,庆国公在练兵,忠孝侯被他派去南境监军了..... 想到了忠孝侯,梁帝忽然想起了萧景琰,这个被他遗忘了一个月闲赋在家的儿子。看忠孝侯呈上的东海练兵奏章,不得不说这个儿子脾气是扭了些可是办事的能力还是有的。于是在家闲赋了两个月的萧景琰被派去了青州驻军,临行前皇太后特意召见了这个小孙子,看着一夕长大的孩子,与他说: “小琰啊....出去散散心,离开这是非之地也好......” 在寿成宫给太皇太后请安的时候,那位从小爱护他们的老人忽然之间苍老了不少,拉着萧景琰的手让他在外注意安全。还为萧景琰准备了一箱子的物件,说他能在去青州的时候用的上,临走之前太奶奶温柔的握住他的手悄悄地说: “景琰啊......太奶奶有东西给你,偷偷地放在箱子里了.....这可是太奶奶的宝贝啊......” 等萧景琰回到靖王府打开那箱太奶奶为他准备的东西,翻到箱子的最底下出现了一个让他曾经吃醋的物件,萧景琰浅笑的看着它又摸摸了,这是林璨每日都抱着睡觉的兔兔酱。 远离金陵的萧景琰在军务上苦下功夫,从青州驻军开始到后面的各州平乱皆有萧景琰卓越的军功。在朝臣们看来靖王殿下封亲王是迟早的事情,可是梁帝就像是忘了一样,萧景琰也不愿去争渐渐地远离了朝堂做了一名单纯的武官。哪里有乱就有我,专业剿匪练兵十二年! 梁帝又一次想起这个儿子的是在高湛的提醒下,靖王殿下要弱冠了,想起这几年四处征战还未弱冠就已经军功累累的儿子,他的心忽然又软了下来。命高湛准备冠礼事宜,纪王爷作为正宾为萧景琰加冠。梁帝看着束发结髻的儿子,长身玉立、目光清朗、剑眉斜飞。又想到他还没有定下王妃,之前定下的......哎.......不提也罢。 也因为这件事情萧景琰又一次的冲去了养居殿,与梁帝说:“儿臣之前不是已经有婚约了吗?!儿臣不想再娶王妃了!” 然而萧景琰在养居殿门口跪到了黄昏都没有起任何的作用,第二日梁帝便下旨赐婚对象是文渊阁大学士程立的孙女,半年后等程小姐及笄便成亲。自从下旨之后萧景琰就沉浸着我不嫁我不嫁我不嫁【误,划掉。】是我不娶我不娶我不娶的情绪中,就算内廷司的官员来靖王府安排皇子娶亲事宜以及各种家具装备事宜的时候,萧景琰都板着一张脸。 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程家大小姐在冬日的时候染痘症就这样过世了...... 虽然说这样有些小不厚道,但是程家大小姐的夭折的确是让萧景琰长舒一口气。 然而梁帝并没有放弃给儿子找王妃,又让皇后留意有没有适龄的女孩子。同时住在京郊行宫的皇太后忽然生病了,静嫔自请前去侍疾作为好儿子的萧景琰也护送母妃前去,在皇祖母面前尽孝。其实在母亲的描述里皇祖母和皇祖父曾经非常喜欢他们这几个小辈,萧景琰也依稀记得年幼时期在祖父母跟前玩耍,皇祖母总会温柔的看着他们给他们吃点心。可后来先皇驾崩,皇太后便离宫在京郊行宫居住只在重大节假日才会回宫去,从那之后皇祖母在几个孩子们的印象中就不在深刻了。 皇太后只是换季染了风寒在静嫔娘娘这个大触手里没调养几日便好了,老人像是知道这对母子并不想回金陵,便说让他们在中秋的时候一起回京,如此一来梁帝也不好说什么。皇太后十分喜欢拉着萧景琰在花园里散步,走累了就在凉亭内坐上一会儿,见萧景琰总是闷闷不乐就打趣的问:“小琰啊!是不是陪我这个老婆子在这不高兴了呀?!” 实诚的萧景琰连忙告罪说:“怎么会呢,是孙儿不好分心了.....皇祖母赎罪。” 刚说完皇太后和静嫔就笑了出来,看着有些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