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浩初 (第2/2页)
加上他们一家又不用行走江湖,没必要顾虑什么。 曾经周文涵以为薛琪抛弃了他,让他等她只是为了戏耍他,可当在数月后见到‘奄奄一息’(武功被废)的琪儿后,所有的怨都消失了,尤其是护送琪儿的人告诉了他她所受的苦后,周文涵决定要用自己的一生来守护她…… 周文涵不知道那群以‘师门(组织)’自居的人在打什么注意,明明是他们伤了琪儿,又好心的送来伤药,生怕琪儿有什么危险一样,这让周文涵在薛琪恢复行动能力后,就开始了商量跑路的打算,却被薛琪笑着打断,称除非不在这个世界了,否则到哪都不会摆脱掉‘师门’的。 最好的‘报复’,就是让‘师门’看看自己的选择。那日周文涵抱着薛琪宣誓自己的‘爱’,说一定不会让薛琪后悔的,而他也用一生的时间证实了这一点。 …… 周文涵是有钱人家的贵公子,学识融贯古今,样貌俊朗,再加性情温和,追求者自是不计其数,但都被他一一婉拒。 直至遇到学识同样不下于他的薛琪,周文涵才有了第一的心动,他不是心动于她的美,也不是那学识,只是最简单的‘心动’,他的心在那一刻再也装不下任何人,已经被薛琪完全的填满了。 当时天下正值蒙古人与宋人的较劲中,身为汉人的周文涵对此并不感兴趣,均因为他深知蒙古人与宋人都不是什么好人。 是的蒙古人与宋人争天下,历史因为司云这只大蝴蝶,被扇的乱七八糟,蒙古虽然破了郭靖夫妇所驻守襄阳,可也被背后捅阴刀子金国坑了。 在他们刚获得胜利后,尚未来得及祸害襄阳,就给大宋皇族派遣‘赶’来的官兵与金国大军来个的夹击,当时蒙古损失惨重无比,并扬言誓要灭掉大宋、大金。 而后金国退隐长白山,时至今日尚在长白山享受安宁,蒙古则实现誓言灭了大宋,但奈何宋人实在太多,不断嚷着要复国。几十年来让蒙古人烦得要死,再度发布屠杀宋人的法令,要灭掉宋人五大姓者! 而之所以说是宋人,而非汉人,均因为金国也有汉人,基数足足占了金国整体人数七成之多,蒙古人不敢攻打金国(主要是被败亡之音吓的),只好称大宋那群人为宋人,区别对待。 由于在金国国土安居乐业,让底层人民免受战乱之苦,故不断有宋人加入,难免令叫嚣兴复大宋的声音越来越小,两相对比之下,人们厌恶曾经的宋帝反而要超过凶恶的蒙古人,让蒙古高层都有些反应不过来。人民不在乎谁统治他们,只在乎自己是否可以得享太平,既然大金能庇护他们免受战乱,何苦在想着早已灭亡的赵氏王朝!复兴大宋?关他们什么事! 但就算金国人口越来越多,流动性也大起来,却依旧始终固若金汤,蒙古人几十年来无法越过雷池半步,气的牙痒痒,再加上残留不断造反生事宋人,蒙古人终选择首先收拾宋人,暂时放弃了金国这块肥rou。 很不幸,周文涵就是那小部分的宋人之一,他的祖上是大宋高官,出身书香世家,父辈们总是教育他们不忘兴复赵氏,这让周文涵很反感,以致于在后来走上离家出走的路。 他是家中的次子,加上母亲早亡,是以不担心父亲百年之后会无人养老,加上会些拳脚,留下书信,以及自己开拓的全部营生铺子后,就踏上了东北金国之旅,也是在那一次遇上一生的挚爱…… PS:介绍一下两人的过程,还有金国的事情,周文涵、薛琪是乱编的,请勿对号入座。周文涵离家出走,不能说不孝,只能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大宋本身的腐败没道理让人民群众去买单,周文涵只能说是一个看透这一点的人,而且他是家中次子,留信离家,还把自己的营生都给了家里,既告知父亲的离开,又有人为父亲送终,还用营生代替自己还父亲恩情,比起那些不告而别,不报养育之恩,身为家中独子的东西要好太多了。而且他父亲‘压迫’他兴复赵氏,父子两的感情肯定不会多好,能做到如此,已是不易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