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二章 终章 (第1/2页)
医舍是医馆,其中医术高手无数,不见得比御医差; 酒楼是酒馆,其中美酒佳肴无数,不一定比宫廷差; 剩下的卷阁则是一个贩卖消息的地方,其中各种消息都出手,有秘闻的、八卦的、野心的等等,从各方面满足各行各业人们的的求知欲。 可以说三司的出现顿时将势力分明的九州的水再度搅浑,其中以许家最为明显…… 早在许家刚刚出现的时候,三司就已经存在的,但是在他们家族的算计下,三司‘消失‘,现在诡异的再现,怎能不让许家感到恐慌?因为他们比谁都清楚这三司背后势力的强大! 为了叫板浩初的这一做法,许家鼓动浩初殿下的酸儒文人们,劝说浩初早立国母,将朝堂之上弄得每日都战战兢兢。 面对那群没事找事的文人,浩初的冷血手段,让所有人都变得畏惧起来,不敢再叫嚣,许家的计谋再次失败。 不等许家的下一计谋生出,浩初先下手给所有的酸儒文人找了份适合他们的工作…… 那就是去番邦之地去宣扬华夏的智慧,让那些番邦胡虏之人也学习一下华夏大族的圣贤智慧,不能总让番邦的破东西来我华夏宣扬吧? 看看人家达摩,原本是天竺的一个名见经传的和尚,来到中原后,反而称神做祖了,想想你们这些大儒一旦去了番邦宣讲我华夏圣人经传,岂不是也有机会与孔、孟、荀比肩? 果然浩初手下有意的一番言语刺激下,所有肚子里有点东西的人都开始了为自己将来名留青史做准备,等候前去番邦教化的机会,没人再敢叫板浩初了,生怕会因此被关押起来,错失此次良机! 浩初的这一手,获得了九州之主背后老人们的全部支持,他们都是眼光长远之人,自是不会认为浩初仅仅是因为嫌烦就去蛊惑那些大儒的,其中肯定有自己的思虑。 自古以来,都是番邦异族来我华夏传教,却不见我华夏去番邦传教,此次的举措很有可能会让那些番邦在几十年后被知识同化为汉人,就像昔日的金人一样,文化已经基本与汉族无异了,这样还需要担心他们会造反吗? 这样的软刀子让世家的老人们欣赏的同时,也越发的忌惮起来,因为到现在浩初都仍未对他们世家有任何的动作,未知往往才是最可怕的…… 紧随大儒们而去的还有不少道派的人,他们觉的自己也有必要前去,为了宣扬道家精髓而去,凭什么佛门可以在华夏得到发扬,道家就不可以在番邦得到发扬? 就这样让历代皇帝烦透了只会之乎者也的酸儒文人和经常干预政权的道家都被浩初轻易摆平了。至于另一个干预政权的佛门直接被浩初铲平,这也是剩下两家当初老实的一部分真正原因! 可是貌似某人的后宫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为了堵住所有人的嘴,浩初直接说自己今生不会娶妻生子,将会在弟弟或meimei的子嗣中选择一个后代成为自己的继承人,至于是谁,暂且押后。 不得不说,浩初这一手被九州之主背后的长辈们评价更高,忌惮也又增几分,一句模糊的诏令就能将九州之主中最强大的几大世家各自为政趋势打乱,并将九州再度处于微妙的平衡之中,这样的权力制衡手段玩的真是相当漂亮! 周浩初弟弟、meimei的后嗣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两个后嗣所代表的势力。 周易娶的是白驼山的人,周芷若嫁的是完颜家的人,他们的后人虽然都有周家的血脉,但别忘了,这后人也有白驼山、完颜家的血脉。 白驼山、完颜家可以说是几大世家的领头人,这两家掐起来,根本就等于九州一大半掐起来了,就算不会动手,但绝对少不了摩擦,毕竟有一个自己血脉的皇帝,对于自己家族来说,那都是相当有利的! 所以,即使知道这是一个亮晃晃的明谋,欧阳家、完颜家也不得不往里钻,现在已经不是两家亲近的时候了,就算有些亲缘,百多年的时间,在年轻一辈中也早就所剩不多了。 当在浩初有意放纵下,欧阳家、完颜家摩擦的时候,九州的冀州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教派,他们的教主居然是张无忌,坐下左右使者赫然是杨逍、范遥,还有十大长老,诸多坛主,其中长老领头的是谢逊、韦一笑! 这个教名为日月神教,教义类似明教,却将其中推翻朝廷的一条去了。 当这个教派出生后,九州之中冀州(河南、河北、山东等部分一大圈领地)的州长许怀立即上报,请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