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 自降天侯,断指立誓 (第2/2页)
曾想过的,一直到刚才他都不相信,不断派人前往查探,可惜数次查探回来的消息都惊人的一致。 冯子材轻叹一声,面有忧色道:“想不到城外的湘军,竟然落得如此凄惨,看来我们那些广西的老兄弟,是死而不僵啊!” 冯子材祖籍广西博白,也是汉族客家人,和太平天国上层可谓亲缘深厚,所统领的部曲也是广勇,不是广西老乡,就是广东邻友,不过他和洪秀全、杨秀清等人走得却是另一条路,加入了清军镇压起义军。 说起来,冯子材当年也反过清,是义军中的一员,只是看到义军纪律不严,残害百姓,觉得根本就难成大事,才决心招安转投清军。 以后,跟着向荣征战,一路从广西杀到,呃,应该是尾随到江苏来,因为他们几乎没有跟太平军正面交锋,就算真的打了,也是惨败居多,不然太平军也不会越打越壮大了。 “冯帅,发匪再起,我们危在旦夕,该如何是好呢?”李扬才神色忧虑道。 他的话,半分不假,他们镇江府就在天京所在的江宁府旁边,天京一带的湘军主力已经被歼灭,剩下的都是零散的虾兵蟹将,被太平军肃清不过是顷刻间的事情而已,如果太平军真要再起,下一步就是对附近州府动兵。 而镇江府铁定就是他们的首选了,因为冯子材部的广勇也就三千人,以前有曾国荃大部队在前面顶住,他并没有什么压力,也就是和太平军小部队打打小仗而已,那样应付起来,绰绰有余的。 但是现在,如果要他这三千部曲,面对数万太平军,那真是极具挑战性,覆灭也就是弹指间了。 冯子材有些气闷,倒不是他年纪大,虽说他已经是快五十岁的人了,但是身子骨健朗得很,后世中法之战的时候,还能拿着大砍刀跟法国鬼子打白刃战,大砍刀舞得虎虎生风,亲手砍杀得法国鬼子不敢靠近镇南关。 他气闷主要是觉得自己过得太过苦了,他4岁丧母,10岁丧父,与祖母、兄长相依为命,孤苦伶仃,只上了两个月的学便辍学。为了活命,不得不随大人贩盐、做木工、捕鱼摸虾、护送牛帮,篱笆房被洪水冲垮后只好住进庙里,饥寒交迫,朝不保夕。 但是十五岁的时候,他祖母仍旧离他而去,他的日子过得更加难堪,之后才苦练武艺,以壮大自身。 反清的时候,被朝廷通缉,人人喊打,后来招安投清后,依旧被百姓唾骂,名声可以说已经臭不可言了。 没名声就没名声吧,冯子材小时候什么苦没吃过,也不在乎这些了,但是当官的官运也不咋地。 他以前跟随向荣,之后则是张国粱征战太平天国,这两者相继死去后,他就顺利接替他们成为广勇的当家人了。 以他们广勇和太平军征战十数年来的功劳,杀的太平军两广乡里无算,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和李鸿章等加起来都不及他们。 但是在向荣、张国粱死后,广勇就日渐衰微了,冯子材到了现在就管着三千部曲,在前两年他还受到江宁将军都兴阿刁难,如果不是太平军未灭,清廷还希望他人为他们卖命,恐怕已经将广勇解散了。 不过,就算保留了广勇,也只能隶属曾国藩,甚至连天京之战也被严令不允许参与,说是要守护地方。 这不是明着忽悠吗?附近早就没有太平军了,事实上不过是让他们无法跟那些湘军抢功劳而已,让广勇一直处在这样半死不活的境地。 所以,时至今日,冯子材征战十数年,杀太平军无算,也就是一个小小的总兵,比他资历差的人很多都当上的提督、巡抚,甚至总督,成为封疆大吏了。 原本他以为自己的际遇已经够糟糕的了,就等着战事结束,依靠那微薄的战功获得些赏赐,就回广西老家养老算了。 衣锦还乡?呸!杀了那么多两广老乡,不整日被指着脊梁骂,就很不错了。 可是回老家养老等死的事情都波折横生,那早就腐朽得不成样子,眼看就要覆灭的两广老乡们,竟然逆转打了个大胜仗,似乎还要重振声威,到时他连性命都未必能保住,一生坎坷的冯子材,不禁都心中悲叹:我的人生怎么就这么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