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江山_第九十七章 子虚乌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七章 子虚乌有 (第2/2页)

过大的野心,和让满人感到警惕的势力,那样那个汉人,以及团结在他身边之人,下场就可想而知了。

    不过,因为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等全国各地的大小起义不断,各地团练兴起,天下纷乱,满清有失去其鹿的迹象,所以汉臣们的心思也活跃起来了,他们渐渐串联,其中以曾国藩一系最为鼎盛。

    以曾国藩为首,左宗棠、刘长佑、李鸿章、郭嵩焘、沈葆桢、曾国荃、彭玉麟、杨岳斌等人,或是亲属,或者幕僚,或是故交,或是乡里,他们之间交情极深,成为一个庞大的利益团体。

    虽然各自依旧有争端,但是无可否认,他们已经拥有和满清抗衡的资本,而北地的汉人也差不多。

    河南巡抚张之万、团练统领傅振邦、安徽团练统领袁甲三(此时已经死了)、山东巡抚阎铭敬等等,互相之间私交甚密,和南方汉臣也多有交往。

    后世正是这些地方汉臣之间的暗中团结,才长期把持着全国各地地方督抚之位,掌握满清地方军政大权,架空满清中央统治,到了辛亥革命期间,这也成了各地军阀四起,割据一方的根源。

    “难道他认为我们不会答应?那是何事呢?我们相交多年,难道还有什么不能相告的吗?”张之万道,偏头看向墙上的地图,上面插满了小旗,当他看到和州的“湘”字,和旁边江宁的“发”字时,哑然一笑道:“他不会是想投降发匪吧!”

    但突然他笑声停止,喃喃道:“不可能,不可能的!”

    傅振邦被他的话吓了一跳,道:“的确不可能,他两个兄长死在发匪之手,怎么可能会投降发匪呢!”

    “我记得你以前说过,他们的死有可疑之处。”张之万道。

    傅振邦神色一变,他很久以前的确如此说过,有一次他和僧格林沁言谈的时候,谈及曾国藩两个兄弟被发匪害死的时候,僧格林沁神色之间出现了一些极其轻微的异常的变化,仿佛是在嗤笑一样。

    可能连僧格林沁自己都未必意识到那样轻微的神色变化,但是对此极其敏感的傅振邦却看得清清楚楚,心中疑惑之下,暗中调查了一下,发现其中似乎真有有些古怪之处的,例如都兴阿部迟迟不救援三河镇湘军,而当年在雨花台中,湘军和朝廷之间的信件往来十分密集,但是其中的消息他却查探不清。

    不过这些都证明不了什么,傅振邦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只是曾和张之万提过一下而已,想不到张之万竟然会旧事重提,这是为何呢?

    “我们汉臣的艰辛,你也清楚,你我过的日子是如何的,各自心中有数,你我尚且受到猜忌,何况曾国藩。恐怕满人早就想着怎么对付他了,他忍隐这么多年,如今竟然有发难之象,虽然我们不知道内情,但此次恐怕没有那么简单,我们也做些准备吧。”张之万道。

    傅振邦点点头,道:“也好!有备无患。”

    随后傅振邦离去,而张之万也忙碌了起来。

    ……

    江西南昌,一辆马车缓缓驶入其中,径直向着巡抚衙门而去。

    沈葆桢在厢房中,会见了一个人,赵烈文。

    “赵军师,想不到你真的来了。”沈葆桢看着赵烈文,神色显得很淡然。

    赵烈文点头道:“江西之内湘军的暗中调度,你应该很清楚了,相信也明白涤公的心思,赵某也不拐弯抹角了,你愿意和涤公一同行事吗?”

    “名教如何自处?”沈葆桢反问道。

    “陛下答应过王氏兄弟,仍以名教为主。”赵烈文道。

    “怪不得涤公会答应,也罢!此事非我所能阻止,你们便宜行事即可。”沈葆桢道。

    “没有你相助,江西局势难以快速稳定,你难道想见到局势糜烂吗?就不为江西百姓着想?”赵烈文道。

    沈葆桢沉默,道:“朝廷对我不薄。”

    “你何必还自欺欺人,连涤公都不能忍受朝廷之苛刻,何况我等乎?我们汉人的江山,也该是恢复的时候了!难道你当奴才久了,连血性都消失了吗?”赵烈文道。

    沈葆桢再度沉默,良久才轻叹道;“不是我不愿尽忠,而是为世所逼啊!林公,恐怕我要让你失望了。”

    赵烈文知道沈葆桢所言的林公是何人,是沈葆桢的舅舅兼岳父林则徐,他对沈葆桢影响很大。

    “林公九泉之下有知,定然会赞同此事,岂会怪罪于你。”赵烈文道。

    “但愿如此吧。”沈葆桢摇头轻叹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