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风云五千年_第三章 夏朝2-2 少康光复大禹业,商汤灭夏夺河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夏朝2-2 少康光复大禹业,商汤灭夏夺河山 (第1/2页)

    放下仲康不说,单说那占了安邑的后羿,其实后羿也不是什么好鸟,他的特长也是打猎,对国家大事也是不怎么理会,这样就给了别人钻空子的机会了。

    后羿有个手下,名唤寒浞(音同啄),此人生性狡诈,骗得后羿信任,他看后羿轻易夺得了夏的江山,也愿效仿后羿,对后羿动手。寒浞收买了后羿的家奴,用酒灌醉了后羿,然后杀了后羿,霸占了后羿的老婆,住了后羿的房子,坐了后羿的位子。

    这个寒浞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寒浇,一个叫寒戏,两人都是力大无穷,勇猛过人,而且从小就学习武艺和兵法,双双智勇双全,寒浞就把这两个儿子分别封在过地和戈地,作为自己的护卫。

    回过头来再说仲康,仲康名义做了夏王,一天福都没享到,常年流亡在外地,身体和心灵都遭受了极大的摧残,不久也故去了,把这个徒有虚名的夏王留给了他的儿子相。寒浞害怕相以后回来复兴夏国,就派兵去杀了相,万幸的是相的老婆这个时候怀孕了,她躲开了追兵,偷偷跑到了娘家,生了个儿子,取名少康。

    光阴如箭,日月如梭,转眼就是二十个春秋,少康已经长成了一个英勇神武的好少年,自幼就被母亲教导,你不是一般人,你肩负的是光复夏国的使命。少康一边和外祖父学习畜牧,一边抽空学习兵法,想的是有朝一日,可以带兵打回安邑,重现大禹王的光荣。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少康在世的消息被寒浞知道了,二十年前寒浞以为夏国已经无后了,现在凭空冒出了少康,他再也睡不好了,赶忙派人去捉拿少康。也是天见可怜,少康意外的躲过了此劫,逃到了舜的后代虞氏那里,保住了性命。

    虞国国君叫思,思虽然对太康没什么好感,可是对后羿寒浞这样的乱臣贼子更是厌恶,再加上少康人长的气度不凡,颇有夏人先祖的风采,就把他收留下来,让他负责膳食,学习管理财务的本领,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少康,把一块土地分给少康管理。这块土地方圆十里,土里肥沃,还有500兵士由少康指挥,这就成为少康练兵复兴夏国的根据地。

    几年过去了,那片土地在少康的治理下,人丁兴旺,生产发展,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一些散居在各地的夏人,听说少康是大禹的后人,而且那么有贤德能力,都纷纷前来投奔,少康的势力越来越强了。

    这些年寒浞也是只顾享乐不理政事,早就失了民心,很多小国对他也是早有不满,少康看时机已到,就起兵讨伐寒浞,大伙一看少康是夏禹之后,都前来支持,不少小国也纷纷响应。安邑城下一战,寒浞手下看到打着夏王国的旗帜,早就没有了抵抗之心,寒浞兵败被杀,安邑回到了夏的手里。

    少康烧香祭祖,安抚百姓,设立百官,重整国家,几年后实力雄厚,就发兵征讨寒浞的两个儿子。那两个猛男子虽然是顽强反抗,无奈大势已去,都兵败身亡,天下又重新回到了大禹子孙的手里。

    看到这里不由感慨虞舜之仁慈厚道,把天下大权传给了禹,自己的子孙又挽救了禹的子孙种子,真仗义!

    少康中兴复国,整治家园,恢复生产,很快夏国又兴盛起来。少康在位21年后,其子杼(音同住)继位为王,杼出于安全考虑,就把都城迁到了老丘(今河南开封),在杼的治理之下,夏王朝逐渐强大起来,重新恢复到了大禹时代的辉煌。

    可物极必反,杼以后的夏王就一代不如一代了,不行归不行,好在都挺了过来,就那么慢慢的延续了下去,直到王位传到了禹的第十四代孙子夏桀的手里。

    传说夏桀是个奇才,身材魁梧,膀大腰圆,力大如牛,健步如飞,这还不算,他还才智不俗,聪明过人,应该是文韬武略之才。夏桀继位之后,特别喜欢打仗,他觉得打仗不但可以开疆扩土,扬名天下,还能够财源广进,威震四方。挨着这样一个有特别爱好的邻居,胳膊腿还特别硬的邻居,周围国家的日子很不好过,有事没事就被人家上门殴打一顿,打还打不过,讲理人家根本不理你,这些小国就开始想歪主意了,开始打听夏桀的爱好。

    嗯,喜欢金银财宝,好,送!喜欢美女妖姬,好,送!只要不打我就行。

    夏桀一看不打仗也能得到这么多好处,得,业余爱好减少一个吧,贪财好色就行了,打仗就免了,把精力还是放在这两项身上吧。美女送过来了,总要弄个好地方养吧,夏桀就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动用了大批劳力,花了大量金银,把老百姓弄的叫苦不迭怨声载道。

    虽然帝王如此昏庸,忠臣还是有的,有个大臣叫关龙逢,看见国家被夏桀弄成这个样子,心痛啊,就向夏桀进言,不能这样啊,这样下去不行啊,老百姓受不了拉,国家要完蛋了。

    夏桀也很痛快,拖出去,杀了。这回好了,有了前车之鉴,也没有人敢给他提意见了。从此夏桀身边尽是一群恶意奉承的小人,国家是危在旦夕。

    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