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章 范睢的远交近攻之法,为秦国一统制定了大方针 (第1/2页)
范睢一套按摸大法,摸透了秦王的心思底细,于是清了清嗓子,开始陈述自己的观点。 大王您的国家,地势险要,山水环绕,雄师百万,骁勇善战,进可攻,退可守,这是成就大业的好地方啊!自先王变法以来,民众人人遵纪守法,士兵个个奋勇拼杀,这是成就大业的好百姓啊!大王拥有了这样的条件,去攻打其他诸侯国,那和放猎犬追瘸腿兔子有什么分别! 但是,秦国已经闭关自守十五年了,这不但是臣子不尽心,大王您也有失策之处。 秦王听罢还是保持跪立姿势,口中复读着同一句话,还请先生教我。 范睢环顾四周,又估测了一下自己的目力,估计周围有人的话,自己也透视不过去。就凑近秦王身前,低声说道。 我听说魏冉向大王建议,要越过魏韩两国,去攻打齐国,我觉得很不妥。您想啊,长途跋涉去攻击强国,用兵太少断难取胜,用兵太多,又会劳民伤财,大本营空虚。再说,就算你攻下了齐国的城池,你又怎么去治理哪? 举个例子,当年齐国跋山涉水去攻打楚国,那可是,杀楚军,斩楚将,占楚地,最后又怎么样,还是被其他诸侯国趁虚而入,打了个落花流水,一时风光占地无数,最后一毛钱的好处都没落下。 我的建议是,大王应该结交远处的国家,先把身边的国家打下来,这样的话,你打下一寸是一寸,打下一尺是一尺。现在紧挨着秦国的,是魏国和韩国,大王只要把这两个国家攥在手里,那就占据了中原的白菜心。以后,谁得瑟,你就联系别人揍他,天下尽在秦国掌握之中。 听完范睢的高论,秦王这才站起身来,又深深施礼,多谢先生教诲。随后拜范睢为客卿,用其之计,攻打魏国,连下几座城池。 要说这范睢,还真是有本事,此后又给秦王连出计谋,秦王越来越信任他。范睢掂了掂自己的分量,估计差不多了,又给秦王点了一把火。 这一天,秦王和范睢闲谈,范睢就把话题引到了秦王身上。大王,我当年在山东之时,只听说齐国有田文,没听说有齐王,只听说秦国有太后和魏冉,没听说有秦王。独揽大权是为王,兴利除害是为王,生杀予夺是为王。 如今秦国,太后大权在握,魏冉也能发号施令,您的那些兄弟,也是能随意任免官吏。自古以来,有如此臣子之国家,无一例外,灾祸必至。秦国这些权臣,借秦国之威,对诸侯发号施令,打了胜仗,功劳是他们的,有了灾祸,百姓只会怨恨国家,这怎么能行! 历史之上,重臣专权,国君遭殃的事情,比比皆是,大王要早作打算啊|!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秦王恍然大悟,说的好,说得对。几天之后,太后被撵回后宫,不许干涉朝政,魏冉和其他王子,也被送出了国都,秦昭襄王任命范睢为相国,封之以应城,封号应侯。 这真是,当年茅厕胯下辱,如今帝国做宠臣。当然了,这不是总结,范睢的故事远远不止这些。 范睢做了相国,相国不叫范睢,因为秦国人只知道他叫张禄。那一天,魏王派须贾出使秦国,打探秦国对魏国的态度。范睢得知消息,异常激动,他脱下官服,换上便装,来到驿馆见了须贾。 须贾恍惚了,试探着问道,老范,你没死。 是啊,我没死。 你是来秦国做说客,讨功名的吗? 不是哦,我先前得罪了魏国相国,这才流亡到这里,哪里还敢再逞口舌。 那你,那你吃什么? 哎,我一个靠嘴吃饭,又不能用嘴的人,还能干嘛,给人跑跑腿吗,打打杂呗。 须贾看范睢如此可怜,一时心软,就留他一起吃饭。看范睢那狼吞虎咽的样子,伸手夹菜之时,袖子已然缩到手肘,干脆,就拿出一件粗布衣服,老范,一会带走吧。 看范睢吃饭也无聊,须贾就有一搭无一搭的闲扯,听说秦国的相国叫张禄,很年轻的样子,你听说过没有? 范睢差点把饭喷出来,哦,我主人和他认识,我也和他有过几面之缘,您要是想见他 我可以引荐。 须贾将信将疑,老范啊,不要忽悠我。 放心,上次挨揍之后,我就忘记怎么吹牛了,等我吃饱了,就带你去。 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