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风云五千年_第五十四章 秦始皇刚死,李斯马上背叛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 秦始皇刚死,李斯马上背叛了! (第1/2页)

    历史很繁,我来把它简化;历史很乱,我来把它梳理;历史很枯燥,我来让它有趣起来!

    上回说到,秦始皇在南巡的路上中暑了,他感觉自己要扛不住了,就写了封遗嘱,让赵高交给长子扶苏。我们这里交代一下扶苏,扶苏是秦始皇的大儿子,据说此人刚毅勇武,又十分的仁义,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他就极力劝阻老爹,父皇啊,现在天下刚刚安定,很多远方的百姓还没有归顺朝廷,那些读书人,不过是学习孔子的言论,也没干出什么危害国家的大事,您要是这样对待他们,恐怕会伤了天下人的心啊。

    开始的时候,秦始皇还跟他解释,老爹我这么干,是为了将来天下的安定,也是想给您们清扫障碍,可扶苏这个人有点认死理,认准的事情非得干到底,不断给老爹进谏。这下子把秦始皇给整烦了,干脆就让扶苏去了北方边境,去和大将蒙恬戍边外带修长城去了。

    也许秦始皇的本意,是想让这个儿子去锻炼锻炼,看看真正战争的残酷,看看老百姓到底该怎么治理,等他接受好了锻炼,再来接自己的班。可没想到自己身体不争气,巡游的路上就要交代了,这才给扶苏写下遗嘱,要他把手头的活交给蒙恬,赶回咸阳,来处理自己的丧事。几天以后,秦始皇死在了回咸阳的路上,他死的很安详因为他觉得,自己把后事都已经安排好了。

    秦始皇算的很好,自己回到咸阳往陵墓一趟,扶苏回到咸阳把后事一办,可是还是他漏算了一个人,那就是赵高。赵高虽然是个太监,可身残志不残啊,他一心想着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干出一番事业来,由于身体和身份都不太方便,他就把自己的前途,都压在了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的身上。

    赵高是读过书的人,这在太监里算是难得了,再加上自己一直追求进步,所以他曾经受命给胡亥当过老师,胡亥那,也一直很信任这老师。现在这封遗嘱拿在了赵高的手里,他要把握这个机会,搏上一搏。赵高拿定了主意,就去找胡亥,刚开始胡亥还有点不好意思,可架不住赵高晓之以利害,说如果你不当这个皇帝,那扶苏继位以后,肯定没你好果子吃,就这样胡亥就同意了。

    随后赵高告诉胡亥,要想把这个事情给办成了,光靠你我二人那是不够的。

    哦,那还需要谁?

    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是李斯李丞相。

    胡亥觉得有点为难了,李斯都已经是丞相了,不像我们俩,事成之后都会有大好处,总不能让他当皇帝吧!赵高脸上露出一丝jianian诈,这不是问题,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会为了得到什么去冒险,有的人会因为害怕失去什么而冒险的。

    这时候,秦国最有权势的皇帝躺在车里,新的皇帝还没有产生,很多事情都要由李斯来打理。秦始皇有很多儿子,生前又没有确立太子,为了防止这些王子争皇位,造成天下大乱,李斯决定秘不发丧。每天百官照例去秦始皇的车前行礼禀报事情,一日三餐也要照例做好送过去,当时除了李斯胡亥赵高之外,只有五六名秦始皇的贴身之人知道秦始皇已经归天了,其他人都被蒙在鼓里。

    李斯还是比较满意目前的局面,只待巡游的车回到咸阳,等待扶苏继位就好了,可还没等扶苏出现,赵高先找上了李斯。赵高也没有废话,上来就开门见山,李丞相,现在皇上驾崩了,外人还都不知道,给扶苏公子的遗诏和符玺都在我手里,立谁为太子,全看您一句话了。

    李斯吓了一跳,他知道赵高脸皮厚,可没想到他敢说出这样的话,条件反射之下,他一口回绝了。赵大人,你怎么敢说这样大逆不道的话,那可是皇帝的遗嘱啊!我出身低微,全凭皇帝提拔,才有了今天,现在皇帝把身后之事托付给了我,我怎么敢辜负他老人家。

    李斯说的是义正辞严,可这些早在赵高的意料之中,他抽动一下嘴角,阴阴的笑了一下,李丞相,那我来问你,依你之见,论才能、论功绩、论谋略、论取信天下,以及在扶苏公子心中的地位,你与蒙恬将军谁强呢?李斯没想到他会这么问,沉默了片刻,闷声说到,我不及蒙恬。

    赵高看李斯这幅表现,心中顿时踏实了许多,继续问道,丞相想想,如果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