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风云五千年_第六十六章 五十万人的刘邦打不过三万人的项羽,这时候就需要韩信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六章 五十万人的刘邦打不过三万人的项羽,这时候就需要韩信了! (第2/2页)

,汉军已经过河了,正在攻打魏国的都城安邑。魏王豹一下子就慌了神,他们是怎么过的河哪?这时候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赶紧带军迎击韩信。

    汉军气势如虎,一鼓作气大破魏军,魏王豹是敬酒不吃吃罚酒,被汉军生擒活捉,魏国也土地也归了刘邦。刘邦终于尝到了胜利的味道,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与其让别人依附,不如把他们彻底拿下。

    这个时候韩信献出了自己的计策,大王,现在楚强汉弱,我们还不具备和项羽决战的实力,不如这样,大王您带军坚守荥阳,我带兵先把那些观望和归附楚国的诸侯国一一拿下,那个时候此长彼消,我们再一举拿下项羽。有了先前的经历,刘邦很是赞同韩信的主张,就分兵三万交于韩信,让他先去攻打代国和赵国。

    这里小小交代一下代国和赵国的关系,赵国国君是赵王歇,因为陈馀有功于赵王,所以被封为代王,后来陈馀留在赵国帮助赵王治理国家,让相国夏说治理代国,交代完毕。

    韩信先是带兵攻打代国,因为老大不在家,加上韩信确实够厉害,很快代国就被拿下,相国夏说被活捉。韩信收编了代国的降军,也没有私吞,就把他们交给在荥阳的刘邦,帮助刘邦好好守城,自己继续攻打赵国。

    在韩信攻打代国之前,刘邦给他派了一个得力助手,此人就是当年收留刘邦做食客的张耳,他曾经被项羽封为诸侯王,后来又投靠了刘邦,这次韩信攻打赵国,张耳同样是他的助手。

    韩信和张耳带领数万兵马,要越过太行山井陉口进攻赵国,赵王和代王陈馀闻听消息之后,就率领二十万人马在井陉口等待汉军的到来。陈馀手下有个明白人,名叫李左车,是赵国名将李牧之后,他就和陈馀商量,代王啊,韩信渡西河捉魏王,灭代国擒夏说,现在正是气势盛的时候,再加上有张耳给他帮忙,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避其锋芒,想点其他办法的好。

    陈馀听他拿韩信的威风来灭自己的锐气,本来心里就不太舒服,现在又把代国被灭拿来说事,就更觉得不痛快了,但是下属如此主动出主意,也不好直接拒绝,就敷衍的问,那你有什么好主意啊?

    李左车看陈馀想听,就抛出了自己想法,韩信他们是长途行军,必定要带着大量的粮食辎重,这井陉口地势狭窄,两辆车都不能并列通过,骑兵也只能是拉成一条直线通过,为了行军方便,他们的军粮肯定要落在最后面。

    如果您能给我三万骑兵,我从小路去截断汉军的辎重粮草,您再加固城墙,闭门不出战。这样的话,汉军往前无仗可打,往后退的话,我的部队会切断他们的退路,他们又没有粮食吃,不出十天,我就能把韩信和张耳的脑袋给您送过来。

    这李左车越说越兴奋,到最后手舞足蹈,大王您要是听我的意见,这仗肯定能得胜,要是不听的话,估计我们都要给韩信当俘虏了。

    这陈馀啊,本来就是一个书生出身,一直以正义自居,看不惯那些阴谋诡计,再加上李左车这么贬低自己,就更不舒服了。

    你说的不对,兵法说,如果我们的兵力是敌人的十倍,就该把它包围起来打,如果和敌人势均力敌,那就该和它正面交战。现在韩信号称数万人马,实际上也就几千人,他千里迢迢的来攻打我们,士兵早就疲惫不堪了。这样的对手,我们都要躲躲闪闪,还要玩阴谋诡计,要是以后来了更多的敌人,我们怎么对付?

    李左车刚要解释,陈馀一摆手,我知道你说的有一定道理,可我们做事情不要看眼前,要考虑长远,要是按照你说的做了,即使赢了,其他诸侯也会以为我们胆子小,都会拿我们开刀,你不要再说了,我知道该怎么做。

    李左车的计策没有得到重视,郁闷的退下了。

    李左车郁闷了,韩信高兴了,他正犯愁怎么解决粮草安全的问题,听说李左车的建议没有得到重视,好啊,那我就放心大胆的进军了,就这样,汉军在距离井陉口还有三十里的地方驻扎下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