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刘邦被困白登山是大意所致,匈奴的冒顿单于远比项羽要狡猾! (第1/2页)
历史很繁,我来把它简化;历史很乱,我来把它梳理;历史很枯燥,我来让它有趣起来! 经过了这此韩信事情以后,刘邦觉得,这异性王还真有点靠不住,就把自己的几个儿子和本家人封了王,让他们驻守在几个重要的地方。 不行,还有一个人要提前处理一下,那就是韩王信。韩王信的封地处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干脆,刘邦就给韩王信换了个封地,让他去太原,继续当他的韩王。一则可以解除韩王信对自己的威胁;二则嘛,也可以让他为自己档一下匈奴的军队。可刘邦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个举动,险些要了自己的老命。 这韩王信到了晋阳(今天的太原)不久,就积极向皇帝大人表现,他上书给刘邦,说晋阳离边疆太远,不利于防御匈奴的进攻,我想把我韩国的都城迁到更北方的马邑(今天的朔州)。见韩王信这么为国家安危着想,刘邦很是欣慰,他马上下旨,批准了韩王信的请求。 韩王信没想到的是,老大那头是表了忠心,可匈奴人是一点都不买自己的账,公元前201年,匈奴的冒顿单于亲自带兵攻打马邑,十万铁骑对韩王信发动了猛烈的进攻,韩王信有点扛不住了,有点后悔不该表忠心逞能离匈奴这么近了。 打吧,还真打不过,投降吧,还有点不甘心,想来想去,他还真想出了个好主意。韩王信几次派使者去面见冒顿单于,想和匈奴谈和,也是想给自己多争取点时间,等待老大的救援。没想到的是,没等来救兵,却等来了皇帝的呵斥。刘邦派人去指责韩王信,告诉他不要妄图私通匈奴,要摆正态度,和匈奴放手一搏。 刘邦的初衷也许是好的,可他这样的举动确是吓到了韩王信,之前莫名其妙的就被老大从白菜心赶到了边疆,现在老大又不满意了,我的命还能不能保住吗?韩王信一狠心,干脆就把马邑当作见面礼,投降了匈奴。而后又充当向导,跟匈奴合兵一处,挥师南下。很快,这伙联军就进入了雁门关,而后又攻下了不少土地。 这还了得,刘邦哪容得下属勾结外人打自己啊,公元前200年冬季,您记好了,是冬季,汉高祖刘邦亲率三十二万大军,他要收拾叛乱的韩王信,赶走来侵犯的匈奴。汉军在皇帝的带领之下,从和敌军接触起,连连取胜,特别是在铜鞮(今山西省沁县一带)一战,大败韩王信的主力部队。 韩王信损失惨重,只好向北逃窜,找匈奴人去躲避风头。韩王信手下的大将曼丘臣和王黄,不知道从哪里找出一个赵国的后代赵利,他们重新聚集起韩王信的残兵败将,而后拥护赵利为王,准备再次跟匈奴联合,继续和汉朝对抗。 韩王信被打败了,可还有匈奴人在,冒顿单于派左右两位贤王各带一万骑兵,和汉朝的叛军联合起来在光武晋阳一代形成一道封锁线,想挡住汉军北进的步伐。但是汉军实在是打得太顺利了,他们很快就在晋阳打败了敌人的联军,而后趁胜追击追到离石(今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再一次打败韩王信和匈奴的部队。 匈奴人还是比较顽强的,他们再次在楼烦西北集结兵力,结果还是一样,再一次被汉军击溃。几次胜仗之后,刘邦觉得这匈奴人也不过如此,看来这次出征,不但可以平定韩王信的叛乱,搞不好,还能一举荡平匈奴嘛! 带着这样的情绪,汉军就来到了晋阳,派出的探马回来禀报,匈奴的军队驻扎在代谷一带,这个时候的刘邦还是有点清醒的,他没有冒进进攻匈奴人,而是派人进一步去侦查匈奴人的虚实。可匈奴人实在是jianian诈,他们把精锐的士兵和肥壮的牛马都藏了起来,把老弱病残的士兵和瘦弱的牲畜摆在了明处,汉军的十几次侦查都得到了同样的结果,那就是匈奴人不堪一击。 可刘邦还是不放心,他就把手下最小心谨慎的娄敬派去出使匈奴,很快娄敬回来了,陛下,按理说,两国交兵,应该向对方展示自己的优势才对,可我去他们那里,看到的只是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我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