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风云五千年_第一百零六章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此后西域各国开始了跟汉朝的交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六章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此后西域各国开始了跟汉朝的交往! (第1/2页)

    历史很繁,我来把它简化;历史很乱,我来把它梳理;历史很枯燥,我来让它有趣起来!

    上回说到,汉武帝派人从蜀地出发,从四个方向寻找西域的大夏国。结果很不理想,都没有成功,因为在当时,汉朝的西南方向,有不少的小国家,他们都不归汉朝管,汉朝的使者想经过那里,人家肯定是要打个埋伏的。汉朝也曾经想过要让那些小国归附大汉,可因为西南路途遥远,再加上地势险要道路不通,光是修路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汉朝一直没有和西南各国联系。现在是汉武帝时代了,加上张骞从西域带来的消息,汉朝为了打通和西域的连接,这才重新开始和西南各国去取得联系。

    这打通西南要道,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张骞当然不能那么干等啊,他也要找点事情做。正好那个时候汉朝还在打匈奴,因为张骞在匈奴生活过较长的时间,对那个地方的水草情况比较了解,所以就跟着大军出征匈奴。果然张骞那几年的苦没有白吃,有张骞在,汉军就有水喝,战马就有草吃,也因为这些功劳,张骞被封为博望侯。

    可张骞的好日子并没有一直延续,封侯后的第二年,他再一次随大军出征,结果这一次他迷路了,不但延误了战机,还害的李广将军险些命丧匈奴。汉武帝赏罚分明,曾经立过大功的张骞也不能例外,被处以死刑。好在张骞及时拿钱赎身,出狱当了平民。

    之后的汉匈战争一直在继续,汉朝一次次的打败匈奴,渐渐的控制了河西,又追到漠北狠揍了匈奴几拳头。这样子,当年匈奴挡路的情况就基本不存在了,汉武帝又想起了大夏国的集市,就几次找到张骞,让他给自己讲西域的故事。

    这个时候的张骞,除了解西域,也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了,他也想利用这个优势,让自己重新干点事情,就更加努力的给汉武帝讲西域的风土人情。那一天,汉武帝又和张骞又面对面的聊西域,张骞给汉武帝讲了一个酝酿多时的故事。

    陛下,臣当年在匈奴生活的时候,就对西域的乌孙有所耳闻,听说那乌孙王被称为昆莫,这昆莫的父亲,原来是匈奴西边一个小国的首领,当年匈奴攻打那个小国,把昆莫的父亲给杀了,正好那会昆莫刚出生,在乱军之中也没有人顾得上他,就被扔在了荒山野岭。可说来也奇怪,居然有乌鸦叼着rou去喂他,还有母狼去用自己的**去照顾他,这事情就被匈奴大单于知道了,觉得这个孩子不是凡人,就把昆莫收留了下来,养在身边。

    昆莫也确实有出息,长大以后是智勇双全,带着匈奴军队打了不少的胜仗,大单于很欣赏他,就把他爹当年部下的百姓交给他统治,让他长期驻守在西域,代匈奴控制西域。昆莫没有辜负大单于,他很好的治理了下属的百姓,还不断进攻附近的小城市。渐渐的手头就有了几万人马,后来大单于死了,昆莫就带着自己麾下的子民和军队,远远的往西边去了,既不和匈奴翻脸,也不再朝拜匈奴。那匈奴肯定是不答应了,他们就派突击队去偷袭昆莫,可总是不能成功,联想到之前昆莫的传奇经历,匈奴人也觉得他点门道,也就不怎么管他了。

    汉武帝正听的津津有味,张骞突然闭上了嘴。哎,你怎么不说了?

    陛下,臣方才讲的这些,是有原因的。根据我的了解,西域的国家,非常贪图我们的财物,现在西边的匈奴刚被我们打败,原来的浑邪国已经是无主之地,我们不如趁这个时候,给乌孙国送去厚礼。告诉他们,我们大汉想和他们做朋友,为了以后方便联络感情,叫他们迁到浑邪之地去居住。要是我没有估计错的话,乌孙国应该会接受的,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联合乌孙,您不是一直惦记这大夏国吗,通过乌孙,我们就更方便把大夏国招为附属国了。

    汉武帝一拍大腿,好小子,有你的,那出使乌孙的人就非你莫属了。

    就这样,张骞重新入了职,官拜中郎将,他带着三百人六百多匹马,还有上万头牛羊和价值上千万的金银和物品,这一路人马物品往西域方向去了。汉朝的使者团先来到了乌孙国,见到了汉朝的使者和礼物,乌孙王昆莫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