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日记_第一百三十六章 死人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六章 死人谷 (第2/2页)

搬来呢既然搬来,又为何不理世事,反而与世隔绝,还要找这么一个恶劣的地方”

    几人赶来之时,天色本就不好,而今缓缓而下,又是耗时耗力,冬天的天黑得早,而今却有些暗淡了。

    刘涣焦急道:“师父,你再好生记记下谷的路吧,若这般做法,只怕天色一黑,大家却落个上下两难的境地”

    魏伯道:“哪里还有甚么路,想必以前的老路,也被官府给毁了。”

    刘涣一想也对,既然此间号称“死人谷”,出不来、进不去,必定要这般做的。而今的官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头还是有的

    射手一个不慎,险些摔落,还好被刘涣一把拉住

    大家从未吃过这等苦,为了安全和速度起见,只好放出绳子,先留两人在上头固定绳索,再让人拉住绳索而下,如此循环往复,果然快捷不少。

    不多时,几人长叹一声,终于到了谷底。

    刘涣抬头一看,哪里还看得清外面的世界,只有一口灰茫茫的铁锅笼罩在上头,便是天空了。所谓坐井观天,大抵如此。

    射手道:“一号你看,天色已晚,却不见火光出现,这谷中死气沉沉,真是奇了怪了”

    刘涣道:“不错,这里一定蹊跷。魏伯,如何走”

    魏伯乘着昏暗的光线,细细查探,道:“前方有一条暗河,趟了过去,再行不远往左转,就能见得村落的正大门。”

    几人记着魏伯的吩咐,小心翼翼,不敢快步而行。可不论如何观察,都觉得寒意袭人,一股子恐惧感油然而生。

    这村落实在太静,静得只有几人的脚步声,就连魏伯所讲的那“暗河”的流水声也听不见。射手道:“暗河呢”

    魏伯道:“所谓暗河,便是地底下的河流,据我那恩人讲起,这暗河从地底延伸,穿过周围大山,可一直联通大江之上。她还说,这暗河下别有洞天,里面冬暖夏凉,异宝无数”

    刘涣惊讶道:“师父可曾去过那暗河”

    魏伯道:“我哪里去过,除了谷中之人,外人是不得入内的。想当年哎,不说了,走吧”

    几人又是急行,不多时来到一处宽阔之地,果然见得正前方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好像刻画着一个“山魈”一般的人物,在黑暗之中看不清楚。

    刘涣走近观察,却见不得什么字迹,他再看那“山魈”,突然问道:“师父,这石头上画的可是蚩尤”

    魏伯道:“你怎会知道的”

    刘涣答道:“传言,苗家人奉蚩尤为祖先”

    魏伯打断道:“你慎言些,谷中之人将蚩尤奉为神灵,不敢轻易乱讲起走,进村”

    几人跟随魏伯,弯弯绕绕进得村子,周遭房屋错落,可尽皆关门避缝,不见任何响动。倘有许多人家的房门上,将毛坯纸剪成一个矩形状,贴在左边的大门上。

    刘涣一想暗自心境,这等白纸贴房门的象限越发多了起来,不正是以前死人时,农村的风俗么他惊道:“停”

    魏伯几人停了下来,问道:“你咋啦”

    涣哥儿道:“师父,只怕只怕弟子有有话不知当不当讲”

    魏伯急道:“快说只怕这谷中之人有什么习俗,此刻尽皆睡着了,可不敢惊动人家”

    刘涣道:“师父,可能不会惊动了的,这谷中这谷中死了好多人”

    魏伯骂道:“胡说八道你又没来过,如何知晓了”

    刘涣道:“师父你看,这些房门之上,为何贴着白纸”

    魏伯道:“那或许是人家的习俗,有甚么奇怪的”

    刘涣道:“便是以前,你见过这等习俗么”

    魏伯沉吟道:“倒是没有见过,可我在此间呆了半年之久哦不对啊,你小子说得在理”

    刘涣道:“师父,您老若不相信,说不得也只好找一家人问问了”

    魏伯道:“哎其实,为师也只是在故意麻痹自己罢了这一路行来,尽连个把人影都没见着,心底如何不焦急了可我始终宁愿相信,这山谷,还是当初的那个山谷老三,你去敲门问问吧”

    射手闻言微一哆嗦,取出火折子吹燃,朝就近一家人走去

    他走到门前,那左边的大门上真有一张白纸,不知是做甚么的。

    射手轻声叩门,“啪啪”,无人响应

    他喊道:“主人家、主人家”还是无人响应

    他心中没底,便微微使力一推“吱呀”一声,那房门尽开了

    魏伯赶紧传唤道:“老三,不得无礼”

    射手埋怨一声,再次礼貌敲门,还是没人应声

    他人本年轻,性子又急,哪里还能忍耐当刻把门的缝隙弄大,伸手把火折子往里面一照,其定睛一看,惊叫一声“哎呀,妈呀”

    “啪”的一声

    射手被惊得后仰倒地,火折子也摔在地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