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72回 天外大战,大禹治水3 (第2/2页)
叫燃灯感激不已。 帝喾在位70多年,死前将帝位禅让给尧,尧,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自然得到人民的爱戴。 尧帝在位时期,却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却是有那妖族余孽兴起水患,枉图重振妖族威风,水势滔天,人族死伤无数。却是那开天三族死去以后,现在那些海里面都没有什么能人了。尧帝贤良,自是召集大臣,问取良策。最后推举出一人,名为鲧。 尧便令鲧治理水患,鲧也是一大智之人,他见水势巨大,便想出巩坝阻挡之法,将那洪水阻挡在外,只是洪荒何奇大也,水势漫天,初时还好,后来又有许多妖族中人加入,卷起黄河之水灌入洪荒人族之地,水势更大,单靠民力如何能阻挡,后云霄出面,求来女娲手中的息壤,乃是当年造人所余,此土有大威能,能自生自长,只需些许便能堵住洪水。 鲧得了宝物之助,初时果颇见成效,将那无边河水悉数堵住;然而,此举却似惹恼了黄河之水。那黄河之水咆哮起来,掀起滔滔巨浪,与时俱增,息壤衍生一尺,大浪便再拔高一丈,此时息壤到底已不是当日女娲娘娘造人所用的遗物,衍生亦有其极限,黄河之水终将息壤所造之堤冲坏许多;鲧也是有见识之辈,登时知道不妙,料想黄河之中有异物作怪,自己不能抵挡,急忙回报尧帝,请人调查降伏。才到半路,连降大雨,鲧正忧虑间,又有现报传来:又有东海之水倒灌入河,河堤却是全垮了! 尧帝闻报大怒,当下便要治鲧之罪,却被云霄所阻,云霄道:“此事有异物作怪,怪不得鲧,待我前去降伏,再遣鲧重新治水,以待他将功折罪。”尧帝这才作罢,便由云霄领人前去伏妖。这云霄也是神通广大之仙,作乱之妖再多,却少有高手,多是未曾化形得脱的小妖,本身又无组织,只是乱搞一气,不曾有甚气候,如何能挡住愤怒的云霄?初时云霄还有所顾忌,只诛作乱之妖,手中混元金斗却是威力太大,杀得性起时,多有株连。只是水患波及范围太广,一时间如何能杀得尽?云霄终究个人能力有限,便报于尧帝,招集兵马,用层层推进之术,杀到何处,便治何处之水。 五六年间,治水初见成效,但云霄之策也渐渐现出弊端,随着层层推进,人族聚居之地处处可见废弃的堤坝,治水前沿水势越来越大,但有息壤之助,本也不虞。只是所杀妖族越来越多,终于惹恼了妖族中的头面人物,那妖族大圣聚在一处,商议对策。 却有那大妖青蛟出面,整领一群妖族,自号青龙大圣,带领人马攻击云霄,初时云霄还怜着同为妖族的情面上放不开手脚,到后来,就是云霄想放开手脚也不行了,妖族太多,杀之不尽,自己又孤身一人,更不是对手,便请来了截教中其他门人,终究一阵大杀之后,将那群作乱妖族杀死,这才算完。 不过治水一事却又遇到困难了,鲧以前所筑之堤坝现在成了治水的阻力,那自壤所化百万里之宽的堤坝非是人力可除,便是截教弟子也拿之无法,最后鲧忙忙碌碌十余年,治水不成,反被尧帝问罪处死。 截教弟子见治水不利,也无颜待在人族,便纷纷离去,云霄也自请罪归山不出。 截教此番却给了阐教机会,燃灯终收了舜为徒,舜,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好有虞氏,故称虞舜。 舜本就有贤明,又有燃灯在一旁帮衬,很快便受到尧帝的重视,尧帝自觉舜贤明有德,希望把他培养成接班人,就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 舜也没让尧帝失望,在他治理的一方,民风纯朴,民生兴旺,尧帝老年后,便将帝位禅让于舜。 舜继位之后,也是一心想要解决水患,只是苦无良策,后得知鲧之子大禹颇有才能,便任命禹继续治水,完成父业。 禹也是五帝之一,与前几位帝者相比禹却又不一样,在禹看来,父亲鲧治水失利,完全是由于那些修士的错误,同时也就造成了禹对这些修士有些仇恨心理,是以禹并未拜入阐截二教门下。 禹接到命令之后,便亲自考察山川地理,十年如一日,一心扑在治水大业上,禹发现,水往低处流,堵不如疏,想要治水,便要打开那些息壤所化的高山堤坝,不过他终究只是一凡人之身,如何能成功。 今天的第一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