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卷 第二十五回 赞誉 (第2/2页)
满屋人再次笑了起来。 趁着不注意,杜月笙将兜里地一张支票。按了手边的茶杯下,然后站了起来:“叨扰半日。先生还有的事情忙。月生就不打搅了吧。先生如果有空再回上海看看,必定恭候先生大架。” “也好,也好。” 说着,几人全站了起来。黄金荣来之前就知道,杜月笙一来就走,他说的有道理,人家那名声名望。自己一个江湖人物,见了就见了,却在那里怎么打搅,反是讨人厌恶了。 那张万元的支票,静静的压在茶杯下。 杜月笙微笑着,后世说自己拜会先生给了两千,先生便被称呼为捧自己臭脚?他**的,老子那索性就多给点。让先生多点闲心整理一生所学。让你们这些狗日知道,到底什么是文化,反正给多给少,这些狗日地也要恶心人地。 .................................................................................................................................................................. 那张支票,在章太炎地眼前。 这是杜月笙地位置上拿来的。 自己平生也算有点积蓄,但是这些年来。已经是坐吃山空了,家里有些紧张,杜月笙必定是打听好了,又怕自己难堪,便悄悄留下了的。 杜月笙! 来了,就走。话犹在耳边。 天下烽烟再起,洋人狼子野心。 他看的透彻,这国家世道,路还远啊。真想看看这杜月笙,到底会怎么样。章太炎感慨的想着。甚至。他期待着。 江湖男人的热血,他还是感受地到的。因为他也是男人。 自己是书生。却不是没有横枪跃马的梦想。想当年,那羽扇纶巾的周郎周公瑾,那智冠天下的诸葛武侯,也会偶尔的羡慕羡慕麾下冲阵斩将,驰骋沙场夺旗凯旋的猛将们吧。 他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章太炎想着。 这个人,必定大有作为! ................................................................................................................................................................ “先生。” 章诗名低声地叫了下。 杜月笙张开了微微闭起的眼睛:“怎么了?” 已经是回上海的第二个晚上。 杜月笙不知道章诗名怎么突然来找自己了。焦文斌刚刚说事情安排好了,他正在继续考虑着事情。 “先生,诗名这个几日想起了个事情。” “怎么了?” 杜月笙看着他:“诗名,是不是哪个佣人轻慢了你们,还是怎么了?” “不是,不是。”章诗名见杜月笙张口就是关心自己的话,很是感动。章太炎在杜月笙回头的当天就派了个学生来,信还在自己的怀里。上面讲了杜月笙留下地支票,叔父生平第一次叮嘱自己要好好的帮他。 叔父要自己帮杜月笙!这换了以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那日自己被杜月笙劝了来这里,也是怕叔父不高兴。毕竟杜先生是江湖人出身。不想,叔父却如此的推崇。章诗名知道,自己那个叔父眼高于顶,不是为区区银钱而说人好话的人,那日他站了一边,也清楚的看到了杜月笙的谈吐眼光。 章诗名,觉得其实就是没有叔父的信,也该真心的帮自己的恩人了,何况,叔父地信更去了他最后地一点顾忌。 他想了好长时间。 他想到了一个点子。 “修族谱?”杜月笙诧异的看着他。 章诗名认真地点点头。他也有点奇怪的看着杜月笙。他当然不知道杜月笙诧异的原因。 杜月笙没想到,这个事情来的这么快。而且居然是章太炎的侄子和自己提出来的。 “先生,如今您名满沪上,甚至举国皆知。蒋中正说你心胸过人,卢永翔说你国士无双,我叔父也说你古之豪侠风范。上海如今谁不知道?”章诗名看着杜月笙,慢慢的说道:“如今先生涉足各个行业,名望正与日俱增,我想,先生也该在自己老家修个…….” 他忽然说不下去了,对面的杜月笙在摇头:“诗名,高桥老家的乡里我没忘记,常常的赈灾义卖,你也该知道的。何必流于形式?” “不,先生错了。”章诗名激动了,杜月笙流露的理念好像和他坚信的传统有出入。 “你,你说,你说。”杜月笙看着对面的书呆子,只好道。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