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95 愤怒的嘉禾 (第1/2页)
清早,某公司内部,几个员工叽叽喳喳围在一起。 员工A说:“你看今天的报纸没有,听说那个被红姑包养的外卖仔拍的电影不错呢。” “哎呀,我老爸昨晚就去看了,回来后兴奋的说了大半夜,说周文功夫何如了得,电影一级棒,比李小龙还牛!”员工B一脸惋惜说:“说的我后悔莫及,早知昨晚就去看试映了!” 员工C瞪大眼睛:“真的假的?小白脸不是绣花枕头吗,竟然比李小龙还牛,我看他连程龙都不如!” “花拳绣腿?你开什么国际玩笑,你看看这份报纸!”员工A把一份报纸甩到员工C面前,后者看了一眼后大声惊呼:“我靠,有没有搞错啊,这些,这些真的是小白脸现场表演的?” “应该不会说假话的,我看这些照片也没有作假,周文应该能跳起一人高,两米远!”员工B点点头说:“而且我老爸还说,周文还表演那种吓死人的跳车,就是在疾驰的三辆车上跳过去!” “那么吊!好像程龙都做不来这些玩命的动作吧!” “对啊,我老爸说程龙跟他没法比,差距太大了!” “喂,你们几个嘀咕什么呢,是不是不想要薪水了!”身后传来女主管一声爆喝,几个员工忙灰溜溜返回自己岗位。 “一群蛀虫,老娘请你们来不是看报打屁的,我要业绩,业绩!”胖胖的女主管一边骂,一边抄起报纸,下一刻她双眼恨不能瞪出来。 80年代中后期,舆论媒体对观众的影响力很大,这年头还没有发达的互联网媒体,市民想要了解一部电影的好与坏,只能通过报刊杂志。 对市民们而言,主流媒体的报道是衡量一部电影有没有观赏性的依据,至于八卦小刊则是大家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毕竟现实中他们没有可能近距离接触明星,只能通过狗仔队们的各种爆料来满足他们对明星隐私的窥视欲望。 试映后,主流媒体对它的评价很高,一度将周文提升到李小龙的同等地位,虽说有些不适宜,却充分说明李小龙英年早逝给功夫片留下来的巨大遗憾。 影迷们空虚了十二个年头,他们渴望影坛出现一位真正的英雄,带领他们驰骋在精神领域。 他们好像忘记了电影上映前夕,他们还为周文挑战李小龙而愤怒,而怒斥,而将他视为神坛亵渎者。 特别是金像奖评委仪修佳的评论那句“其动作设计完全可以载入影史”更大程度上刺激了市民对的期待。 中午,市民又看到一些评论文章。 “洪金宝对票房自信满满,称将会达到一千万港元。” “片如其名,拳脚凌厉,霸气凛然!” “外卖仔周文华丽大翻身,向你展示凶猛的传统国术!” “德宝公司针对试映造成观众心脏病发作问题召开记者专题会,德宝高层称此事是误会,并提醒广大市民:凶猛,有心脏病史者尽量不要观看,如非要观看,请让家人陪同,并将急救药放在身边。” 一部功夫片能把人吓出心脏病,不管这件事是真是假,对于港民来说,这绝对是一个极具暗示的诱惑。 虽然程龙、洪金宝的功夫喜剧是市场主流,偶尔看一下这种赤裸裸的rou体上的短兵相接,不仅视觉上能带来刺激,还能把现实中的种种不满宣泄出去。 正如一个人吃惯了山珍海味而偶尔吃一点清淡的东西,其实对肠胃是颇有裨益的。 不怕你不够暴力,不怕你不够刺激,关键是能否暴力出美感,刺激到大家爽翻!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程龙那种不要命的风格也是受大环境所驱使的产物。 现实中的港岛正处于经济大发展阶段,特殊的政治历史格局,生活节奏加快,市民每天都要面连各种各样的生存压力,迫使他们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和宣泄。 本来有些八卦刊物爆出把观众吓出心脏病是为了抹黑周文,想哗然取众提高销量,结果却是更大程度上提升了市民对这部影片的期待,歪打正着,一下子增加了宣传效果。 ...... 市民们拿着报纸对热烈讨论的时候,程龙也没有闲着,此刻剧组正处于紧张的拍摄状态。 所有成家班的人都一脸疲惫,他们凌晨两点被程龙的电话叫醒,天不亮就来这里重拍双层巴士的打斗戏份。 一连拍了二十多条,程龙依旧不满意,冯克安劝说道:“阿龙,我看不如等大家休息一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