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794 客串一把 (第1/2页)
在王小虎的记忆中,一炮走红后,跟风者趋之若鹜,掀起一片声势浩大的“英雄片”浪潮。 不说那些肤浅、粗制滥造的作品,198年,吴宇森和徐克又合作拍摄了续集。尽管此续集在那个年代依旧成功,但在王小虎看来和第一部差距相当大,可以说是吴宇森走火入魔随意发挥的作品,更不用狗尾续貂的。 今天张彻主动提出来,多少让王小虎感觉有些头大。 的确,跟风是香港电影的最大特色之一,特别是以商业片为主流的黄金时代更为严重,往往一部类型电影票房大卖之后,势必会引发一阵跟风的狂潮。 一个好的类型被拍的多了,观众会审美疲劳,那么这个类型片也就宣告完蛋。 “这个问题让我苦恼过很久,也想过很多办法,但是终究无法彻底改编跟风的问题。”王小虎沉吟道:“不过张先生既然问了,我先把心里还不成熟的想法说说,不足的地方还望张先生见谅。” “洗耳恭听。”张彻双手合在膝盖上,仿若认真听讲的学生。 曾几何时,张彻是香江影坛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随着香港电影界涌现一批新锐导演,短短数年间,这批新导演及其作品,以锐不可当的气势,在电影圈掀起一股巨浪。 眼前的王小虎在新浪潮冲击下,不仅没有受到任何打击,甚至将协和国际扩大到所有电影人望尘莫及的规模,他的想法和经验绝对值得一听。 “从商业角度来说,跟风是必然的产物,毕竟现在投资商的双眼都紧盯着票房,如果没有票房汇报,谁还会来香港投资拍片呢。” 王小虎一边整理思绪,一边说道:“跟风有利有弊,其积极的因素是促进类型的繁荣,引发生产的规模效应。而消极的因素便是创作上缺乏开拓和创新,粗制滥造之作层出不穷,进而导致了一个类型片的迅速衰落。” 张彻频频点头:“说的很有道理。” “如果这股恶习不能得到适当的疏通,可以想象,几年之后香港电影会步入台湾电影后尘。”说到这儿,王小虎看看张彻,继续说:“张先生如今在台湾发展,想必对那边局势再了解不过了吧?” “呵呵,现在那边情况非常糟糕。”张彻闻言苦笑连连,“今年年初,台湾产量与发行量较多的如学甫、龙族、丽城、中影、上上、倍伦、新船、金壂、学者、龙祥…等各公司均因各种因素萎缩产量,其制片量一路下滑。不但如此,维系电影产业的几家公司产业重心也移往如有线电视的影视产业,而台湾的片商见香港影坛繁荣,大规模赴港投资,哎。” “所以,我这次除了来看看阿Jhn之外,还有另外的事情要王先生帮忙。”张彻说完,表情有些不是很自然。 王小虎一挑眉毛,忙道:“张先生有事请说,只要小虎能做到的,会全力以赴。” “不忙,不忙,先说正经事。”听到王小虎毫不犹豫、如此痛快的答应下来,张彻心情大好,竟是卖起关子。 王小虎呵呵一笑,也不介意,继续接着前面的话题说:“想要缓解跟风现状,不外乎从几个方面入手。” 伸出食指,王小虎说:“第一个方面是:行业规范化,目前好像除了协和国际外,其他电影公司都不是很正规。比如专门的新人包装体系,比如专业武术执导培训机构,当然,更关键的是海外发行产业链。” “不错。”张彻说:“这些都令别人羡慕,特别是协和国际的海外发行产业链,遍布全球各地,是别人无法做到的。” “第二个方面对剧作掉以轻心。大家见别人火了,压根不经过认真思考、研究,直接拉一票明星过来拍,结果剧本一塌糊涂不说,有些片子开拍后都没有剧本,完全靠演员自我发挥和导演临场创作感觉。”王小虎重重叹口气,对他而言,这才是真正令人伤心的地方。 “可有良方?”张彻趁机问道。 王小虎摇摇头,“没有,虽然我们协和国际有剧本创作流水线,但是根据我的了解,目前除了新艺城成立了类似的奋斗房之外,其他公司都不重视剧本。” “也许不是他们不重视,而是他们没有王先生这样的气魄。”张彻笑道:“毕竟他们没有闲钱养活一批编剧做事。难道王先生从来没想过成立一个全港编剧培训班?” “不是没想过,太难了。” 香港是弹丸之地,港人从未有过文化归属,特别是中英谈判之际,“九七大限”的阴影深入人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