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6章 二十九路诸侯 (第2/2页)
成了一路诸侯,占的还是南阳这个天下第一大郡。 营房里树起了高台,众诸侯按照官职及爵位、门望高低,依次入座。 不过爵位在这里显的有些普遍,哪怕是周坚,在讨平黄巾叛乱后也封了个亭侯,在座的太守几乎都有侯爷,这座次多半都是以门望和官职高低来排。 董卓、卢植、袁绍、袁术、曹cao、刘虞、刘岱、淳于琼、陶谦等人都在上座。 卢植、袁绍、袁术、曹cao、淳于琼等人都是中郎将,与州牧、刺史平级。不过淳于琼已经投靠袁绍,算是袁绍的部将。 其余没有拜将的太守则依次在下次落座。 周坚本来也排到上首的,但是有伯父周崇在场,就只能坐在周崇下面了。 令他没想到的是,皇甫嵩和朱隽竟然也在上首坐了客位,只是脸色都有些黯然,却不知这两人是如何跑出来的。 周坚昔日在皇甫嵩麾下时,曾受过皇甫嵩栽培,自然不能视而不见,连忙起身上前向皇甫嵩和朱携拱手施礼,“末将参见两位将军。” 皇甫嵩回了一礼,喟然道:“戴罪之身,安敢受子渊之礼。” 周坚默然,世世变迁,沧海桑田,如今的天下,已经不是皇甫嵩等人的舞台了。 随着老一辈的能臣名将行将谢幕,这个天下将是年轻一辈的舞台。 如今汉室将亡,皇甫嵩、朱隽、卢植就算想复兴汉室,恐怕亦无能为力了。 袁绍、袁术、曹cao、董卓,还有各路诸侯,又有谁会继续为汉室尽忠。 就算自己,也从来没想过要为汉室尽忠。 顿了下,周坚又问道:“两位将军可知末将二伯下落?” 二伯周忠一直在洛阳,此番洛阳大乱,还不知道是生是死。 周坚自兵至洛阳,就一直多方打探,却没有得到半点消息。 皇甫嵩喟然道:“洛阳城破之日,吾与公伟辛赖将士们拼死救出,实不知汝二伯下落。” 周坚再次默然。 这时,袁绍长身而起,向周坚拱手道:“一别年余,子渊近来可好?” 周坚拱手道:“有劳本初挂念,坚一切安好。” 曹cao也起身大笑道:“数载不见,子渊雄风犹在,真是可喜可贺。” 周坚微笑回礼,“国家兴亡,匹夫有则,今天下英雄齐集洛阳,坚自当于孟德、本初还有公路诸兄协力调贼,复兴汉室,不知孟德以为如何?” 曹cao欣然道:“正该如何。” 周坚又跟袁术打了声招呼,才回转到周崇下首入座。 这些都是熟人,总还有几分情面,不招呼一下说不过去。 至于董卓,则直接选择了无视。 反正已经撕破了脸皮,没有什么好说的。 周坚虽不想平白得罪人,但也绝对不会怕了任何人。 身后,典韦和许褚好似两尊门神一样,按剑而立。 周坚扫了一眼,却没看到刘备和关羽、张飞三人,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不过眼下天下诸侯会盟,以刘备和关羽、张飞三人的身份,也确实没资格登堂入室。 袁绍人面极广,各座的各路诸侯几乎他全都认识,一个按一个的介绍。 周坚趁机打量,在介绍到并州刺史丁原时,周坚就发现丁原身后站了站了一名身高九尺的武将,此人三十岁左名,极其英武,个头比自己还要高上半分,剑眉斜插入鬓,两眼开合间有摄人的精光四射,一望便知是个武勇过人之辈。 “张大人可知丁刺史身后那人是谁?” 周坚扭头问坐在他下首的上党太守张扬。 张扬扫了一眼,抚须道:“此人乃并州猛将,九原人吕布,力可生裂猛虎,能使方天画戟,开五石角弓,极其骁勇。” 原来这就是吕布。 周坚不由多打量了几眼,随即收回目光。 这时,董卓起身大声道:“吾有一言,诸位请听。” 诺大的露天营房里刹时安静下来,众人都纷纷侧目,不知董卓要说什么。 董卓目光灼灼,狼一样的目光在各种诸侯脸上扫过,大声道:“今天子驾崩,诸位皇子皆殁,天下无主,吾意讨平洛阳叛贼后,拥华阴王刘旭为帝,诸位意下如何?” 所有人尽皆神色一凛,默然不语。 更有人冷笑连连,极为不屑。 洛阳还没收复,叛贼还没讨灭,就急着想拥立新君。 董卓心里打的什么小久久,在场的诸侯没有一个心里不明白的。 袁绍第一个蹙眉道:“华阴王刘旭年不满六岁,无德无能,如何能为帝?” 曹cao、袁术、刘虞、刘岱等人连连点头,深表赞同。 只有卢植、皇甫嵩、朱隽脸色默然,没有表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