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1章 一代枭雄的崛起 (第1/2页)
谯县,豫州刺史府。 豫州刺史孔伷自从洛阳回来后,就一病不起,已缠绵病榻多日。 这日是个大情天,天气也暖和了不少。 孔伷总算缓过了一口劲,正在内院散步时,忽有家丁来报,长史许勋求见。 “快请!” 孔伷挥了挥手,回到厅堂落座。 不多时,刺吏府长史许勋匆匆而来,拱手一礼,“见过大人。” 孔伷肃手道:“子将免礼,且放座。” 许勋也不客气,转身在下首落座,不待孔伷发问,便道:“大人,方才下官接到颍川郡丞急报,颍州太守阴修已挂印弃官而去。” “哦,阴修已挂印弃官去了?” 孔伷有些意外,阴修年方力强,怎得会挂印弃官而去? 许勋见孔伷愕然不语,只得开声道:“大人,阴修即弃官而去,颍川太守一职不宜空悬过久,还需早作安排,以安民心。” “这个,待本官想想!” 孔伷揉着眉心思索起来,眼下朝廷已名存实亡,董卓虽拥立华阴王为新君,却根本号令不了天下,况且颍川是豫州大郡,孔伷也不想让颍川被董卓占据。 正难决时,又有家丁来报,有人自称昔日故交刘表,前来求见。 “刘表?” 孔伷闻言又是一愕,刘表是他昔日好友,但洛阳未破时,刘表本在大将军何进府下任北军中侯,负责节制北军五校。 只是洛阳被张牛角攻破后,刘表就不知所踪。 孔伷到了洛阳后,也曾多方打听。并未打听到刘表的消息,还以为已殁于乱军中。 不想却忽然来了谯县,也不知是真是假。 “快请。” 孔伷连心吩咐一声,随即又亲自起身迎了出去。 方到院中,就见一人随着家丁径自往后院而来。 来人四旬上下。极有风仪,不是刘表还有谁来着。 “年余不见,公绪近来安好?” 刘表见孔伷亲自迎了上来,忙快行几步,拱手问道。 “真是景升。” 孔伷顿时大喜过望,连忙将刘表往里让。“数月前伷率军前往洛阳,曾派人多方打听景升下落,却不曾探得消息。今见景升安然无恙,伷可宽心矣。” 刘表却叹息道:“祸乱频起,一言难尽,一言难尽呐!” 孔伷也不急着询问。忙将刘表让到堂上落座,又命仆佣膝上了茶典。 刘勋也未离去,就在下首陪座。 孔伷待仆佣退下,才问道:“昔洛阳城破时,不知景升去了哪里?” 刘表苦笑道:“洛阳城破之即,表侥幸脱身离开洛阳,入川中避难。在刘郡郎处盘桓了一些时日,月前闻各种勤王大军已讨平贼寇,收复洛阳,这才回洛阳探望故旧。” “这样啊!” 孔伷才道:“不知景升今后有何打算?” 刘表黯然道:“无根之民,还能有什么打算,此番前来探望过公绪,表便回山阳故里结草而居,从此不再问天下之事。” 孔伷怔了下,随即便明白过来,刘表嘴上虽说要回山阳故里。实则是以进为退,只怕是想要自己收留他,眼下天下将乱,刘表身为汉室宗亲,又岂会甘心回乡养老。 不过。收留刘表也不是什么难事。 孔伷抚髯沉思,刘表本就是昔日好友,如今有难,无处可去,自然要照拂一下,正好颍川太守阴修挂印弃官而去,刘表乃八骏之一,也有大才,到是颍川太守的上佳人选。 思忖已定,当下道:“景升当世大才,若不为国效命岂非负了生平所学。日前颍川太守阴修挂印弃官而去,伷正在为颍川之事为难,若景升不弃,助吾暂守颍川如何?” “这……” 刘表心中狂喜,面上却推辞道:“表庸碌之才,如何能当此大任?” 孔伷微笑道:“景升若是庸才,那这天下便没有贤才了,就与不就,全在景升。” “这……好吧!” 刘表状似勉为其难地应了下来,“恭敬不如从命,表当不负公绪厚望。” 许勋在旁边冷眼旁边,心里很不舒服。 若是换了其他人来任颍川太守,他还不会有太大的意见。 但这刘表是什么东西,一介丧家之犬耳,洛阳城破时,这厮跑去了西川,必然是投靠刘焉去了,如今却又跑来了豫州,多半是在刘焉那里混的不如意,这才跑来投靠孔豫州。 当晚,孔伷设宴为刘表接风洗尘,并当堂任命刘表为颍川太守。 刘表自是欢喜无限,在刺史府住了一宿,次日一早,便急急的跑去颍川赴任。 许勋猜的没错,洛阳破城后,刘表的确是跑去西川投奔刘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