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4章 平定汉中 (第1/2页)
南郑。 周坚八万大军围城两万,地郑城中粮草告竭,眼看三万大军有哗变之危,以杨松、杨伯兄弟为首的汉中士族再也不愿坐以待毙,极力主张投降。 张鲁虽有不甘,但走投无路之下,只得开城纳降。 五月中。 周坚率军进入南郑,接管城防,安抚汉中士族。 临时官邸。 周坚踞案而坐,面带笑容,显然心情不错。 戏昌、蒯越、陈群、钟繇、许褚、典韦、甘宁、蒋钦、周胜等心腹文武分列两旁,个个都面带红光,能兵不血刃而下汉中,自然值得振奋。 汉中虽下,但诸事未定。 如何妥善处理汉中士族及张鲁、张卫兄弟等人,还需仔细斟酌。 周坚和一众心腹文武商议了一番,初步议定诸事,谴散众人后,却戏昌单独留下。 来到偏厅,早有亲兵搬进了一把特制的虎皮大椅。 周坚很放松地坐进靠椅里面,又示意戏昌在旁边的靠椅入座,才问道:“今汉中之事虽初步定下,但汉中乃关中和西凉连接西川的门户,防卫之事不可不慎,志才以为,当留下多少兵马镇定,又以何人为将,方可保汉中无虑?” 戏昌道:“非钟元常不可?” “钟繇?” 周坚讶然,随即道:“钏繇性慎多谋,极有战略眼光,为一郡之守到是绰绰有余。不过钏繇终非统兵之将,还需一久经战阵的良将统兵辅之。方才妥稳。” 戏昌略一思忖,道:“即如此。可以黄忠将军为汉中太守,钟繇为长史辅之。” 周坚敲着椅子扶手想了想,便断然道:“善,就这么安排。” 太阳终于从西边的山头落了下去。 周瑜下令士卒将五百运粮队军卒的尸体拖到山林中全部焚毁,又将厮杀现场好生处理了一番,抹平所有痕迹,才命王猛带着五百军卒扮成运粮队,押着粮车连夜起程。 西平。太阳刚刚升起。 李典巡视过军营,又来到城北的工坊观看刘晔督造攻城塔楼。 刚刚进了营门,隔着老远,就看着刘晔正在指挥着匠人们忙活、。 “见过先生。” 李典走上前去,向刘晔拱手作礼。 “李典将军。” 刘晔亦拱了拱手,问道:“大军还有几日之粮,可曾运走?” 李典道:“三日前刚刚运走一批。勉强够主公大军十日之用。这几天朗陵、慎阳的军粮也应该运到了,也能供主公大军十日所需。” 刘晔喟然道:“这几年兖豫二州战乱不断,主公大军一刻也不消停,根本没有时间休养生息,虽然攻下了豫州,但百姓无粮。又何以供大军征讨。” 李典也叹道:“是啊,要是能攻下南阳就好了。南阳本就富庶,这些年又安置了不知多少各地的流民,只是南阳一郡,就足以养活数万大军。” 刘晔点点头。又嘱咐道:“周瑜虽然年幼,但却极富谋略。连军师不察之下,也被其算计在内。西平得失事关重大,李典将军切记小心谨慎,以免被其所乘。” 李典慨然道:“先生放心,某理会得。” 刘晔这才点点头,看到不远处几名匠人停了下来争吵,连忙跑过去询问。 南门外,王猛押着两百粮车缓缓到了城门口。 由于西平是曹军的大后方,自曹cao出兵南阳后,西平就已经高度戒严,而在郭嘉推测周瑜很有可能袭击粮道,刘晔来到西平后,李典为免又失,更是下令关闭了城门。 这些日子,西平一直是准出不准入。 就算想要出城,也得等到固定的时间,才能离开。 粮车在城门口缓缓停下,城楼上的曹军兵卒自然早就看到了粮车,然而没有城门校尉的许可,城门是不能打开的,不过早有兵卒跑去请示了。 这时,站在粮车最前面,一名出身汝南的都伯大叔上前,用朗陵一带的地言朝城头上大声喊道:“这位兄弟,小人是朗陵县城陈括,麻烦开下城门。” 城头上有兵卒大声道:“等着,等门尉大人来了再说。” 那都伯一脸不忿,却不敢多说什么,只得愤愤地退了下去,低声咒骂了几声。 城头上的曹军士卒冷笑,丝毫不将这些县里来的乌合之众放在眼里。 不大会功夫。 城门校尉匆匆赶到,扫了一眼城下的粮队,并没看出什么,虽然觉得朗陵的运粮队竟然全是青壮,没一个老弱,但也只是稍稍奇怪了一下,并未深想。 很快,城头上放下一个吊篮。 两名曹军兵卒被放了下来,逐一检查粮车,又检查了朗陵县府的路引,这才向城头大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