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腕_047 【君子协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47 【君子协议】 (第1/2页)

    (过河老卒非常感谢读者“70生人”的打赏支持!)

    1916年3月12日,当刘湘从望远镜里看到唐式遵在江岸城东城楼上向自己挥手时,远在东面两百多里外的长江南岸望龙山上响起“啪勾”的枪声。

    已经在江边等候着李炳之的石铿等人急忙向山上哨位看去,哨兵发来旗号——来敌三十余骑!

    估计错误!石铿等人都顺理成章的认为李炳之会从水路而来,却不料人家弃舟骑马,走了泰安场——合江的土路。匆忙间,已经准备好充当门面的排场只得取消,石铿、李人杰绕过望龙山来到路口,堪堪迎上听到枪声警告后放慢速度的三十余骑北洋军。

    唉……一连在江边列队的意思是给对方一个下马威;这倒好,现在是人家给自己来了个下马威!看看,来骑中当先那人年约三十五、六岁,身披大氅,头戴装饰了羽毛的金边将军帽,左腰挎着一柄狮子头将军刀,右边做工精细的皮套里插着一把不知产地的小手枪。加上红黑条纹军裤和亮闪闪的马靴,还做戏似的一个漂亮的翻身下马站得稳稳当当……果真有将军之气度!

    再看,跟随他的军官只有昨日的姜勉一人,姜勉身后的那三十名卫士一个个身体壮实、神情彪悍,更引人注目的是,他们的马鞍上都挂着一条毛瑟98马枪和一柄德式骑兵重军刀,胸前扎着一排黄皮自来得子弹盒,那把大号自来得手枪连枪套一起插在背上的牛皮带中。看人家的装备,再回头看看咱警通排的,哎哟喂,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尽管心中羡慕,石铿还是向当先那人快步走去。

    姜勉抢先一步介绍:“这位就是护****独立支队支队长石铿中校,这位是中央陆军第十三混成旅旅长李炳之将军!”

    妈的,来了个先抑后扬?先介绍我这个中校,再介绍他那个中将,想让老子自觉不好意思而难堪啊?

    石铿心中不快,却是带着些许微笑伸出右手,说:“李将军果真是大将气度,今日得见,恍惚中确实颇像三国演义中单刀赴会的关云长啊!哈哈,姜参谋难道就是黑脸周仓?玩笑,玩笑,两军交战,恕石铿不能行军礼了。”

    李炳之伸手与石铿握了握,偏头问姜勉:“他真是石铿?你敢拿项上人头保证?”

    姜勉哪里敢保证呐?无语间只能退后半步,将问题交给自称为石铿的护****中校。石铿微笑着缩回手,带着几分玩笑的意味,说:“李将军,不知你要如何才能判定本人是否就是你要找的石铿?”

    李炳之收敛了对部下的怒容,转向石铿时,神色间已经满是轻松、恬淡,他以将军应该有的风度轻哼了一声,说:“很简单,麻烦这位中校说一说观音岩之战和石塔山之战的经过便可。”

    石铿懒得解说,向李人杰偏头示意,李人杰从皮包中捡出两份地图交给姜勉,姜勉展开一份地图看了看,双手呈给李炳之。

    “噢……呵呵,果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呐!石铿之名,李某是久仰啦,今天有幸一晤,正好可以解去我心中多日的疑惑!”李炳之又伸出手与石铿握了握,这次他没有马上放开,而是加上左手轻轻拍打着石铿的手背,说:“如非两军交战之缘故,我倒真想与石兄弟探讨探讨军学呢!”

    石铿抽回手,后退半步以手示意:“李将军,请!”

    李炳之看了看周围,石铿身边只有一名少校军官陪同,山头上隐隐有哨兵游走,不远处的小村附近有几个穿着团防衣服的人影。他暗自提了一口气,回头向马弁们下令:“原地休息,不得擅自走动!姜参谋,跟我来!”

    主客四人并肩行到小村前大约三百米处折向望龙山,山脚下有座张姓人家的小祠堂。此时,在里面待客的也正是几位看上去就是老实本分人的张家人。

    李炳之一眼看出这些人绝非军人,恐怕连开枪之前要拉栓这种事情都不知道。他在暗赞石铿爽气之余放下心来,大马金刀地在左首边的椅子上坐下,等石铿笑意吟吟的入座后,轻轻咳嗽一声,说:“咱们都是军人,开门见山说了吧!李某此来是向石兄弟借路的。”

    石铿也不想绕弯子,连连摇头道:“值此两军交战之际,李将军的借路之说从何谈起?以第十三混成旅的实力,打过望龙山并非难事!石铿在此不过一个正规军连和一个昨夜才由团防改编的连,万一不幸战败被俘,自然有人会找李将军商洽,用高营长和部下两百弟兄来换石铿和弟兄们的小命。”

    这话明里是硬梆梆的非战不可,暗里却用回龙寺一战来威慑李炳之,增加自己这方说话的分量。

    “哈哈!”李炳之大笑几声又恢复了那种假装出来的恬淡之色,摆手说:“李某既然是来借路的,就未存交战之心呐!如果石中校不愿意的话,李某也只能率部绕道荣昌、永川南下綦江了。”

    “呵呵。”石铿微微一笑道:“李将军来者为客,我当先尽地主之谊。咱们把借路一事放到一旁暂且不谈,如何?”

    李炳之不解,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