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57 【秋毫无犯】 (第1/2页)
一夜之间,江津易手;胜者临城却秋毫无犯。 原以为必然遭受兵僰之灾的江津官绅、百姓们在目睹搜城护****押着俘虏撤离之后才清醒过来,额手相庆之后俱都自发地燃起鞭炮,又推举名士耆老、官绅达人陪同县知事龙慕恺等一班官员,应景儿一般喊着“反对帝制、拥护共和”、“欢迎护****”的口号,敲锣打鼓地来到鼎山西麓的大坡背军营。 早有准备的石铿立即率众军官出迎,在军营门口一番寒暄之后,热情地将龙知事、谢团总等十三人引入司令部的前厅奉茶。 龙慕恺年约五十,原本是前清秀才,庚子之变后清廷推行新政改革学制,又入汉口的西学堂就读,是个亦古亦今的人物。他初见石铿时就吃了一惊,想不到统率千余军队的支队长竟然如此年轻!又转念一想,护国第一军总司令蔡上将军锷时年也不过三十有四,其麾下多青年豪杰也是理所当然。 “……昨夜枪炮骤起,全城百姓无不惊恐万状,纷纷闭门熄灯,偌大一座江津城竟如死城一般。谁知枪炮来得急也去得快,龙某斗胆想到外面看看,却被家人拉住劝说,曰夜黑风高,兵事方罢,唯恐游兵散勇为祸乡里、县城。这才收拾起出门的主意,心怀惴惴中熬过一宿。岂料天色方明时就有打更老汉鸣锣宣示,又有贵军官兵笼城搜索而秋毫无犯,百姓们悬吊着的一颗心这才放下。天幸呐天幸,有石老总如此青年俊杰率领贵部仁义之师,北洋军哪有不灰飞烟灭之理?哈哈!” 石老总?!石铿一时没有明白这个称呼,好一阵子才反应过来。石老总不就是我石铿嘛!人家龙知事是客气了,见自己太年轻,军衔又低,常用的什么将军称呼就变成了老总。唉,我不过25岁的年纪,有那么老吗? “龙知事客气了。”石铿微笑着用温煦的目光向众位客人示意后,cao着很标准的川味官话说:“石铿本是川人,故而在筹谋发起此战时就以桑梓安宁为念,三百里急行军出敌不意,得以夜袭诱敌而全歼之,力求江津百姓不受兵火之苦。只是,此战我部受伤官兵甚重,而北洋军伤兵也是中国军人,不宜置之不理。还请龙知事、谢团总和各位耆老、名流施以援手,令受伤之军人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妥帖的照顾,令阵亡者能够早日下葬、安息。如此,石铿以军人之名义感激不尽,敬礼!” 口令声中,董鸿铨等营军官跟随石铿一起向江津众人行了立正举手礼。 诧异的江津官民发出“嗡嗡”的议论声,连不跌地起身摆手,一位头花发白,戴着一副老花眼镜的长衫老者颤巍巍地走到石铿面前,未开口就先鞠躬,害得石铿赶紧口称“使不得”将其扶住。 “鄙人三合场(江津地名)老朽之至王邦嘏,承蒙老总不弃,见召入军帐陪坐叙话。念及虎贲之贵军以迅雷之势驱逐北洋,还江津父老以清平,此乃于国、于地方之大功焉,吾等黎民感激不及,又怎堪当老总如此大礼相待!?老朽不才枉自以年事,尚请各位老总移尊屈驾到三合场一游,老朽当觉蓬荜生辉,必携全家老幼洒扫相迎。” 石铿将老者的话听懂了七、八分,知道老者乃是一片诚心,乃微笑着扶着老者还座,说:“我军将常驻江津以保一方太平,改日有遐,一定会前去三合场拜访前辈,恭聆教诲。” “咳,咳咳……”龙知事干咳两声将注意力引到自己身上,小心翼翼地看着石铿的脸色说:“石老总,不知贵军此次移驻敝县,需兵捐多少?我江津官绅士民感念老总约束部伍、军纪严明之德,必当竭力完成!只是,江津地瘠民贫,又有四川第一师、十三混成旅和第八师十五旅接踵换防,迭次征收之兵捐已近三十万元,实在……” 石铿摆手打断龙知事的话,走到前厅中央,朗声说道:“本部乃护****独立支队,秉承蔡总司令国家军人之教育,向来是以爱国教育和民族主义为思想,以造福中国百姓为宗旨,以建设巩固之国防为目的!因此,我军决不向江津父老征收一分钱的兵捐!诸位官绅、贤达,今日石铿把话放在这里,请各位代表江津的乡亲们监督我军之一言一行,有擅入民房者、强买强卖者、侮辱百姓者、毁坏公众设施者……就地枪决!绝不姑息!” “哗啦啦……”掌声猛然响起,经久不息。 石铿举起右手伸出三指,待地方人等安静下来后,说:“石铿只求各位及江津父老三件事。第一,尽快恢复生产,各行各业照常运行,我军决不干涉、介入,行政、警事、税收等等,石铿在未得到总司令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