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60 【初见端倪】 (第2/2页)
知道这个穆长耕原本是云南蒙自的小吏,后投身罗佩金在昆明开办的果林场任主事。去年底酝酿护国举事时,罗佩金将果林场变卖了十二万元,全数充作护****军费,这就是毁家护国一说的来由。果林场卖了,失去饭碗的穆长耕索性随护国第一军来到四川,在军需处长陈之阶手下做一些管理军资账目的事情。 “江津乃是长江上游重要商埠。” 罗佩金一听此话便知穆长耕被否决了,忙又推举一人:“丁怀瑾可以。” 蔡锷一愣,丁怀瑾的来头比那穆长耕大了不少! 丁怀瑾是云南人,毕业于日本政法大学,在日本求学时加入同盟会,辛亥年在上海参加攻打江南制造局之战,任职参谋。后在民国临时政府中任社会教育司司长,1913年反袁失败后再度出走日本,去年年底回到云南追随蔡锷反袁护国,也在军需处供职。他与蔡锷虽然政见有所不同,却是私交甚笃的挚友! 蔡锷既然拒绝罗佩金推荐私人,自己又怎能任用挚友呢?思想了片刻,他小声说:“战局虽然转好,但我军仍需四川父老的支持,以滇人任川事,恐遭地方非议,反而坏了大事。我看,还是请熊锦帆(克武)推荐一人吧?” “松公三思!”罗佩金在急切间提高了声量,说:“第一军上下八千余将士追随松公入川作战,经过连月血战才奠定今日之局面,眼看着全面的胜利即将来到,将士们无不振奋,无不畅想未来。如果此时他们得知,滇军浴血奋战打下的县城却由毫无功绩的川人任职知事,他们会怎么想呢?滇省民众会怎么想?唐都督又会怎么想?诚然,护国大义当先,可个人前程也不能不考虑吧?建立殊勋、衣锦还乡是绝大多数将士的想法啊!” 蔡锷闻言,只觉一股热气直冲咽喉,引发一阵剧烈的咳嗽,好不容易抑制下来,已经面现潮红之色,气喘吁吁了。 罗佩金见状,情知此时不便多说什么,借口还有军务要办,招呼了赵又新告辞离去。 站在窗口,看着罗、赵二人离去的背影,蔡锷只觉一阵目眩神迷,忙扶住窗栏稳定了身形,向赶来搀扶的蒋百里叹息道:“我至今才觉悟到,是我亲手打开了一个盘朵娜(潘多拉)魔盒,唉……” 蒋百里也是话未出口就一声叹息道:“唉!前日熊锦帆就向我诉苦。言道,他在叙府时就收拢了一个支队的力量,请刘梯团长和杨、邓二位支队长请示唐都督,给该支队一个护****的名义并给予粮弹补给,刘、杨、邓三位当场予以拒绝。因此,熊部才用四川讨袁军的名号并转道泸北与总司令会合,这才解决了粮弹问题。方才听罗熔轩所言,意思与刘、杨、邓三位大同小异,滇军官兵把四川视作征服之地,可以任意索取的思想已见端倪,不得不防啊!” 蔡锷也知道情况,更知道唐继尧在昆明打着什么主意。护国乃是义举,利国利民。可偏偏有人要利用护国来达到个人目的,实现个人的野心…… “松坡兄,军队国家化只是你、我的想法,放眼当今国内各派军事力量,谁人不是把军队视作私军?袁世凯是如此,唐都督恐怕也是如此吧?封建的军人思想不革除,真正的国家军队就不会出现。”看到蔡锷微微点头,表示认可了自己的说法,蒋百里又说:“目前看来,国内政治风潮将被广东独立的消息推向高潮,各方势力都在积极运动,迫使袁世凯退位。可是袁世凯退位之后的中国政局又会走向何方呢?我们无从猜测,我们甚至也无力干预,因为,直到今天,你我手中还没有一支真正信得过的、以国家军队思想武装起来的军队!” 蔡锷的眼中掠过一道神采,喃喃自语:“石铿。” “对!石铿!”蒋百里有些抱怨地说道:“刚才罗熔轩推荐丁怀瑾时你就应该答应下来,以石生兄的大才担当一县之政务可谓绰绰有余。两人一文一武,在江津牢牢地扎下根来,把部队整训出来,进可以为国家军队之一部,退可以为平衡川局的军事实力,有何不可?!” 蔡锷面露惋惜之色,显然对刚才拒绝罗熔轩的提议有些后悔了。 “石生兄可用协助军管的名义,又或以检编独立支队,核定补给人数的名义前往江津,实际上却负责协助石铿处理军管之政务事宜。” “嗯!”蔡锷握拳道:“此法可行,百里兄,麻烦你去找石生来此一晤,很多事情我们要交代一番才好。” 阳光明媚的三月看似风光无限,可在背影处里,却有一股股的暗流在汹涌翻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