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73 【一场糊涂仗】 (第1/2页)
(谢谢书友“70生人”、“天下任我驰骋”的打赏支持!继续求推荐票、求收藏、求书评!) 关于“五间房”地名的由来,民间有很多种说法,不一而足。 当独立支队一营二连连长方烔得到命令从黄瓜山赶到此地时,脑袋里就只剩下一种说法——从泸县到永川和从合江到永川的人们经过无数个山坳、跨过无数条沟壑之后,已经是人困马乏。虽然永川城就在北面不过三十里处,人们还是乐意在山下的两路交汇处歇歇脚、喝喝水、摆摆龙门阵,合江来的问问泸州的风土人情,泸州过来的问问合江人今年的收成如何?天长日久,有人从中发现了商机,就在山脚下盖了一排房子做起了喝茶、吃饭的买卖,那房子不多不少正好五间…… 1916年5月底的五间房已经成了一个小集镇,二连官兵们不顾连夜赶路的疲劳,挨家挨户的敲门通告:“老乡,老乡!快起来收拾东西,马上要打仗了!”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五间房的老百姓们揉着惺忪的睡眼,拖家带口的携着不多的细软避入山中。不多时,通向泸州的大路上出现了几个光点,接着,光点越来越多,形成了一条蜿蜒的长龙。 立身于山头的方烔又看向通往合江的山路,那里仍然是黑漆漆的一片,就算瞪爆眼珠子还是啥都看不到,布置在前方的警戒哨也没有任何反应。看来,大路就是要好走一些啊,道远的反比近的先到了! 怎么办?打还是不打? 如果此时与刘湘所部交上火,南边的北洋军25团就会警觉起来,很可能在一连与敌人战至胶着的时候来个背后插刀子。那……二连的阻击任务就无法完成。看看天色,离约定奇袭永川的六点整最少还有两个多小时。得设法拖住刘湘,还不能闹出动静来让夏文荣有所防范。 方烔左右权衡,一时难以决断。大路上的火把长龙越行越近,在山间蜿蜒曲折,倒也显得有几分壮观。在他心里,这种壮观乃是莫大的压力。 情急之下,方烔脑子里灵光一闪:“司号兵,下到北面背坡处,吹联络号!” 号手得令,连溜带滚地下到山头的北坡,分腿站定后提起丹田之气,吹出短促的号音——嗖咪、哆,嗖咪、哆哆嗖…… 火把长龙顿时停止运动,又纷纷熄灭,泸——永大路上又是一片黑暗。不一会儿,对方也回了联络号音,却是牛头不对马嘴。方烔当然知道会是如此结果,在部队的号谱更换以后,放眼天下所有的军队,独立支队是号音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川军第一旅前卫营长唐式遵带着几名军官、马弁从前面一路小跑向队尾,一边跑还一边小声命令:“灭火!灭火!拉开队形,准备打仗!” 刘湘从团本队赶到前面,正好碰上唐式遵,两人招呼了几名亲信军官,就地蹲在路边合计开来。 “肯定是石铿的部队。”唐式遵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说:“杨子惠提供的情报很准,对面的号音不是北洋军的,也不是滇军的,只能是石铿的独立支队。闷哥,你说咋办?打不打?” 刘湘一直都没拿定主意,因为他猜不透赵又新的心思!第七师在永川设立兵站之事并非什么秘密,他之所以带着部队就永川,一是那里靠近重庆,往东几十里就是第三师所部驻扎的白市驿兵营;二就是想在万一情况突变时,部队还可以依靠永川兵站的物资过活。反正,他和唐式遵都不看好周骏进攻成都的愚蠢行动。可是,赵又新凭啥把独立支队的动向告诉自己?他自己都说石铿所部乃是护国第一军总司令的亲军,他这么做……莫非是要激将憨头憨脑的自己去碰石铿,闹个实力大减、灰头土脸的,不得不回去泸州投靠他?!呸!老子刘某人不是杨森! 如今,独立支队就在前面了,估计永川已经落入石铿之手,那么,自己还有必要去永川吗?不去永川又该去何处呢? “派个人过去联络一下,问清楚是那部分的。” 唐式遵指点了一名军官,那军官解下身上的武装,拿过一根火把重新点燃了,匆匆行远。 “胖子,按照张鼎和杨子惠的说话,石铿的独立支队是蔡锷的亲信部队,是铁定要扩编成混成旅的。这么看来,他最少有两到三个团的兵力,如果我们跟他硬碰,恐怕干不过哟!” 唐式遵摇头道:“那有啥子嘛?他不可能把所有人马都开到永川来噻?如果江津空虚的话,吴佩孚、张敬尧他们不晓得趁虚而入拿下江津这个咽喉要地哦?那时候,石铿的部队就是进退无路、陷入绝境了。所以说,我暗(猜)他最多开一个团出来。” 刘湘对石铿的赫赫战绩心存畏惧,连吴佩孚都不得不佩服的石某人,自己能打得过?暗自摇摇头,他说:“我手里就五个营,打完了的话,你、我都是光杆子司令喽!” “闷哥,你想想,这次的机会难得,过了这个村就莫的那个店了!再说了,万一周师长打赢了喃?他回头问你,第一旅啷个没有跟上主力?你咋个说?”唐式遵自问自答:“所以说不打不行,闹点子动静出来,证明我们是在这边跟护****干仗打阻击才没赶上大部队的,万一我们又打赢石铿了喃?周师长的命令就不说了,最少我们这2500号弟兄有个落脚的地方,免得跑来跑去招人家白眼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