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84 【抱薪救火】 (第1/2页)
四团的训练场边,肖立向满头大汗的石铿报告:“成都来电,四川都督陈宦电请第一混成旅立即起兵,进驻成都!” “请百里将军,副旅长、马处长、丁处长和高、王两位团长到指挥部。”说完,石铿看了一眼身边的副官姜勉:“你也参加会议。” 姜勉,石铿是颇看重的,因而委之为副官。 当初第十三混成旅要求独立支队借道。从情势来看,求者处于弱势地位。可这个姜勉却偏偏想了三个法子硬是把强弱之势扭转过来。他明明从水路来,却建议李炳之走陆路,打了石铿一个措手不及,相当狼狈;他搞整出一个威风凛凛的马队,从气势上压倒了石铿心里的那一点点优越感;他还有意先介绍中校,然后介绍中将,把石铿弄得好不尴尬! 若非李炳之的性情过于直爽,石铿又有天然的优势,那次谈判就说不准鹿死谁手了! 这一次高级军事会议,解决的是如何陈宦的电令问题。对出身第十三混成旅的姜勉来说,陈宦也曾是其效忠对象之一!石铿不想让他和弟兄们觉得自己是忘“恩”负义之人,从而生出隔阂来。 姜勉则是第十三混成旅中最了解石铿的人,也是力主第三团和山炮营、辎重营大部投奔石铿的人。对这个比自己还年轻一岁的少将旅长,他心里除了敬服就只剩下敬服了! 别的不说,就说在北洋军里和护****里都有的地域成见。北洋军看不起四川补充兵,滇军看不起北方俘虏兵。唯有在第一混成旅里,安徽的、山东的、河南的、直隶的、四川的、云南甚至还有几个贵州的,都融洽地相处如兄弟一般!口音不同,有正在推广的拼音和标准军文;习性不同,有严格的军令作为标准统一起来;口味不同,这是问题吗?在第一混成旅里,士兵们只要下力气好好训练、好好学习,吃的那玩意儿还真不放在眼里!总不能昧着良心说,第一混成旅的鲜rou大包子就是没有北方的杂粮馒头好吃吧? 士兵们是最实在的,石铿对他们好,比任何北洋军长官对他们都好上几倍,他们就愿意听石铿的命令! 指挥部前厅会议室,当肖立读过陈宦的电报之后,众人都是沉默以对。 稍有军学常识的人看看地图就知道——远水救不了近渴!看来,陈宦也真的是山穷水尽了。既如此,第一混成旅又为何要冒天大的风险逆流而上,放弃好不容易得来的江津、永川,通过怀有敌意的赵又新、罗佩金的防区去成都呢? “百里将军。”场面上,石铿收敛了私下里那种亦师亦友的相处之道,恭恭敬敬地欠身说道:“您可否给个意见呢?” “去不得!”蒋百里说出三个字后也不解释,而是坐等众人发言,以此观察第一混成旅与会各人的见识、能力。 众人还是不说话,他们没有蒋百里那种超然的身份,他们必须每天面对曾经是陈宦属下的那些弟兄,何况还有高占标和姜勉在场。 “救?”石铿只得表示自己的意思:“还是不救?我认为,救等于是抱薪救火,搞不好连我们一起栽进去!不救等于坐视陈都督兵败,舆论方面如何交代?两个结果对我们第一混成旅来说都极为不利。但是,在两个结果之外是否还存在第三条路呢?大家想想看,真的没有吗?” 这一句话提醒了众人,顿时议论起来,就连掌管政务的丁怀瑾也跟****蕃头碰头地小声商议着什么。一旁的董鸿勋微微点头,他看向蒋百里,这位总司令的高参脸带微笑。 “报告旅长!”****蕃起立,待石铿的目光落到自己脸上后,大声说:“古有围魏救赵,今天我们不妨来个打璧山、震周骏、救成都。” “报告!”姜勉起立道:“职部以为,周骏倾尽全力出兵成都,意在争夺四川都督之位,他的重心早已经从川东转向川西。我部如攻击璧山刘湘所部,不仅不会吸引他回援,反而会坚定他攻取成都的决心。这么一来,我军的行动还是抱薪救火,害了陈都督!此举只能说是聊尽人事而已,并无多大的战略价值。” “但是!”****蕃立刻反驳道:“我部有所行动,世人则无话可说。这就是最大的收获!” 董鸿勋摆手止住姜勉和****蕃,语气平和的说:“刚才姜副官说出一个关键词——战略价值,诸位请在这个词上面做文章吧!明知即便去救也救不了,又不能不有所表示,那么我军在行动之前,就要考虑我军本身的利益和发展战略。继续!” 丁怀瑾想了想,等马、姜二人坐下后,说:“我建议打荣昌。” 石铿点头笑道:“丁先生给出一个颇有军略的意见了,打荣昌!还谁提出意见?但说无妨!” 姜勉再次起立道:“我军可以作出分兵两路向成都进军的态势,利用敌军在荣昌守备力量薄弱和张敬尧部即将东去的机会,分别拿下荣昌、接防合江,形成荣昌——永川的陆路控制和合江——江津的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