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腕_100 【议定编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00 【议定编制】 (第2/2页)

,炮兵两个营,工兵一个营,辎重司令部所辖辎重兵七个连。”

    马玉均听着听着脸色就变了,又翻阅了文本查清数目字后,摇头道:“这、这就是一个陆军师的编制嘛!孝伯兄,此等为难之事我实在难做啊!”

    王承斌也颇觉为难。他知晓马玉均的心意,如果石铿所部不足一个混成旅的编制,他可以设法补足三个步兵团和配属分队的员额,从中收取石铿一些好处,也算不枉自来四川一趟。哪知石铿的部队庞大到连王承斌都觉得惊讶的地步,按照混成旅的普遍编制,此时就不是当好人拿好处了,而是得罪了这位手握重兵的少将旅长。这种差事,只有傻瓜才愿意来干!

    “铁戈,那日在江津大坡背相会时,你麾下不过一个混成团的力量,怎么会突然间有了一万多人的队伍?”说着,王承斌突然想起自己“送给”石铿的两个营,不禁老脸通红道:“这一万多人的编制,恐怕难以拿下来啊,你得有所准备。”

    石铿扳着指头说:“江津一战,俘虏川军第一师两个连,尽数投诚;第八师炮兵一个连也不愿走,成为炮一营的骨干;永川一战,第七师辎重营两个连起义、投诚,战后,璧山民军张明安部来投,足足有两千余人,汰弱留强后也有一千四百多人;十三混成旅三团、山炮营和辎重一部哗变,也经我部收容;永川保卫战,刘湘所部两个营阵前倒戈,被俘也在两个营左右,伍德明团大部被俘,除少数军官外皆加入我部。再加上护国第一军总司令部历次调派、补充,我们实有兵员就是这个数字。”

    王、马二人面面相觑,一时拿不出办法来。

    石铿却轻松的很,看着梅雪晴的芊芊玉手很优雅的拿着一柄精致的小刀削去一颗山桃的皮,又小心地切成小块,用刀尖挑起一块来,却是送到自己面前。石铿的脸不禁微微发热,张嘴咬下桃rou,顿觉满口清香,甜蜜无比。

    王承斌颇觉羡慕,不过正事在身,他也顾不得去欣赏梅雪晴的美态了。

    “铁戈,你得想办法在调整编制,精选一下,弱的归入团防,杂枪也一并送给团防算了。反正国府方面已经有了定议,在蜀滇、黔、川军各部只能编为三个师一个混成旅。你看,其他部队都要缩编,而你目前是中央陆军编制,自然要带个头,向其他中央陆军混成旅看齐啊!”

    “二位兄长,我部的战力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一万一千多官兵可都是精锐之士。用之,将来必为国家军队之柱石;遣散之,实为我中华民国国防建设的损失啊!”石铿拿起大义名分,冠冕堂皇地说:“再说遣散部队耗费甚巨,我部饷章、待遇又高过其他部队,如果没有充足善后资金,恐怕难以在点编前妥善安置弟兄们,万一激起事变,我如何向国府、向曹仲公交代,向蔡督军交代呢?”

    王承斌暗道,你这家伙敲竹杠已经敲成瘾了!可这话又不能说出来,只得皱眉道:“先不谈这个,把额定兵员、编制议定了再说。”

    “目前是五个步兵团,每团一千九百多人,枪械精良、弹药充足、被服齐全,裁哪一个我都心痛。唉……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石铿只能对不住弟兄们了,就裁一个团吧!二位兄长,你们看……”

    王承斌是乐意的,反正今后石铿部队都是受曹锟调遣,自己说不一定还要去担任职务,掌握其中一、两个团,部队当然是越多越好喽!不过嘛,凡事都有个度,过之则不及。作为点编委员,一些规程还是要遵守的!

    “基臣兄,你的意思呢?”

    马玉均是段系亲信,知道主子拉拢曹锟、石铿这些掌握兵权实力派的心思,哪里肯在此时此事上得罪王承斌和石铿呢?他忙摆手道:“孝伯兄,你是正委员,玉均当然唯你马首是瞻了。”

    “那……就裁一个团,编为四个步兵团?至于陆军部批不批,那就是陆军部的事情了!”

    陆军部?不就是段祺瑞嘛!马玉均忙点头道:“嗯!”

    石铿又问:“炮兵的事……”

    王承斌头皮发麻,看向马玉均。马玉均不能推脱了,想了想,说:“混成旅正编两个炮营36门火炮,多余的嘛……作价卖给谁算了!”

    卖掉?!老子才舍不得呢!

    “那制式如何统一?虽然都是75口径山炮,可分属四国出产,如果不统一制式,将来使用、维修方面有诸多困难。基臣兄,您是老行伍了,这一点请务必向陆军部通融通融,要不就实编,要不就正编换制式。如何?”

    当今中国的兵器工业制造步枪、马枪没问题,造炮就困难了,特别是先进的管退火炮。以前的北洋、江南、金陵制造局,加上目前的汉阳兵工厂炮厂,造老式架退火炮尚且勉强,各厂所仿制的管退火炮在战术、技术、维护性能方面都远远不及进口洋炮。因此,编制军队的最大难点就在火炮问题上,石铿想要调整、统一制式,还不闹得个天下大乱啊?

    左右权衡之下,马玉均叹息道:“唉,这个缸看来只有马某替石铿老弟顶着了,就实编吧!”

    石铿大喜,忙起身向马玉均立正道:“谢基臣兄提携!石铿来日定当厚报!”

    马玉均听了这句话,心里舒服多了,为了捞更多的好处,干脆抛开王承斌,说:“石老弟,还有一事你不能不考虑。按照成例,混成旅编制内得有一个连至一个营的骑兵,我和孝伯兄不管你编一个连还是多少,都照一个营核收,你不是有骡马一千多头吗?届时让人挑拣一下,牵着马来就行!须知,一个骑兵营的开销堪比一个步兵团呐!”

    “好!”石铿大喜过望,忙道:“今日午饭由小弟做东,基臣兄和孝伯兄尽管寻个好地方!”

    “好地方?”马玉均眼睛一亮,看向王承斌;王承斌扭头,别有意味地看着梅雪晴,笑道:“那就是梅香书寓最为合适不过!”

    三人又议论了一番辎重、工兵的编制,王、马二人都是参照当前北洋混成旅的最高定员拟就,反正批不批是国府和陆军部的事情,自己犯不着在这里得罪人……自然落得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随后,三人带着二女在警卫的簇拥下,往黄山(重庆黄山)半山腰的梅山书院而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