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腕_105 【调兵遣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05 【调兵遣将】 (第1/2页)

    (感谢书友“70生人”、“骄傲的阿龙”、“心宿五”、“夏伯”的打赏支持!)

    1916年7月29日,蔡锷抱病进入成都。一时之间,成都万人空巷,群众跟随罗佩金、刘存厚率领的士绅、将领、名流涌到牛市口迎接,争相一睹护国英雄的风采。说来也怪,蔡锷一进城,自交战以来飞涨的成都物价立时稳定,可见川人对蔡锷出任四川督军的信心和期望。

    可惜的是,蔡锷的病体已经刻不容缓地需要去上海就专科医生,为妥善处理善后事宜,他一入督署就召开军政会议,提出自己将在处理诸般问题后辞职就医,并以罗佩金署理四川督军、戴戡署理四川省长,又口头委任刘存厚为军长,名义上统辖川军各师。经过多方磋商、平衡之后,以川军老将周道刚出面收拢第一师溃散各部并任川军第一师师长;刘存厚以军长兼第二师师长;钟体道所部因收容周骏一部兵力,编为第三师;卢师偙为第四师师长;熊克武为第五师师长兼重庆镇守使。另任命杨维为四川省警察厅长,省属各厅厅长、各道道尹人选也纷纷议定出台,并划江津、永川、合江、荣昌四县为特别区,以丁怀瑾为特别区行政专员。

    同时,蔡锷和罗佩金急电昆明唐继尧、泸州赵又新、江津石铿,要求各人检点、约束部伍、避免开战。

    此时的入川滇军大部在成都,泸州仅有赵又新所部两个不满员的团,虽然唐继尧在持续补充徒手新兵,却还需成都兵工厂所产武器装备,故而赵部战斗力十分低下。当石铿所部第二团开到泸东作出攻击态势之后,赵又新立即就服了软,不再追究三名被扣军官之事,严禁部下所贩鸦片流入江永特别区。石铿仍不罢休,7月31日以第四团两个营付炮兵一连出合江到弥陀寺一带向泰安场作出攻势防御,电告川内各部、绅商舆论方面,声称一周之内未得滇军禁绝鸦片贩卖承诺就发动攻击。

    为了应对军事需要,中央陆军第四混成旅的点编从速通过,裁编部队并未遣散,而是在左臂套上一个保安袖标就编入保安司令部所属的四个保安团,其中合江保安团几乎是原暂编第五团整体改编;永川保安团大多由王维纲、刘明昭出面收集原川东护****旧部组成,两部略事整顿就随石铿亲率的前线指挥部开向吉安、弥陀寺,以为后援。

    在第四混成旅两路进击的压迫下,泸东地区战云密布、一触即发!

    8月4日夜,吉安场以西七里,灯杆坡,中央陆军第四混成旅前线指挥部。

    点编任务完成却适逢其会的王承斌、马玉均和顺利完成合作洽谈,在永川等待第五师东下的但懋辛被石铿委为高参,与董鸿铨、李人杰等第四混成旅军官围在石铿身边,商讨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王承斌是极乐意见到石铿如此作为的。在他看来,石铿小题大做对赵又新用兵,乃是他已经与第三师,与北洋政府归心的表现。有此足矣!如今各方都在收束军事,北洋军各部远远没有做好再打一仗的准备,无法在背后支撑起石铿挑起战端。作态嘛,见好就收。在当今的中国,一个混成旅的军事调动就足以影响政治气候和风向。他在猜想,蔡锷和石铿主导的这一出戏将如何收场才算圆满?

    马玉均的认识要单纯许多。第四混成旅的点编已经完成,只等陆军部一纸确认电报即可。此时,中央陆军第四混成旅与滇军赵又新部军事对峙,表现出的是统一与割据的矛盾。石铿此举,无疑能够极大地打压唐继尧的扩张、割据野心,为中央重振军队、从容部署争取宝贵的时间。

    但懋辛的看法又不一样。有石铿这个身份特殊的人出面阻止滇军持续增兵四川,对川军各部来说都大有好处。至于会否真打?这还用说吗?如今四川督军是蔡大将军,石铿会在此时动手,在蔡大将军的脸上抹黑?哼哼,也只有心虚的赵又新才会上这种当!

    指挥部外,参加夜战拉动的永川保安团官兵们闹出了颇大的动静,石铿眉头一皱,前指参谋主任兼保安团团长刘明昭少校和警卫营长杨必显少校起身出门。不一会儿,动静小了许多,再过了一会儿,四周又恢复了暗夜里该有的宁静。

    “报告!”参谋孙成栋在门口立正,得到石铿点头回应后快步进入,呈上一封信道:“永川送来一封信,请旅长亲阅。”

    石铿看了看信封,惊道:“宋育仁?!”

    几天前,在曹锟的警备司令部晚会上见到的宋育仁!

    拆开信一看,石铿有些作难了,虽然他恶补繁体字,可引经据典、言辞晦涩难懂的文言实在令他头疼。故作不在意的,他将信随手递给董鸿铨,说:“大哥,你帮我看看,我一看这文言就头痛眼花。”

    董鸿铨已经习以为常,仔细看过又斟酌了一番,才确定读懂了书信的意思,说:“这位宋老先生说,鸦片之毒原甚于砒霜之毒,鸦片之毒害在于慢性,在于成瘾,在于磨灭我中华男子之意志,使其萎顿不厥而成东洋病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