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八章 明处暗处 李逵李鬼(上) (第2/2页)
玄,只能算是名义上的东宫体系。相反,狄仁杰没有遥领东宫的职位,却才是真正李威的亲信。也包括刘仁轨,这样的安排,这样的话,掏心窝了。 “孤前去就是,”刘仁轨敢说,李威不敢听了,难怪刘仁轨只是喝茶,喝得只留下碧儿,才开始说话。但不答应也得答应。之所以刘仁轨有些胆大妄为,是将他看作了神马,不是什么拒绝可以的,父亲在刘仁轨临行前说了那句话,让他明白圣旨为什么那么古怪了。 什么姚州道行军元帅,什么十二行军总管。当真是将刘仁轨戴至德一起nong上前线?那么只顾打仗了,朝堂怎么办?正是这样的圣旨,可以行,也可以不行,行是实职,不行是遥领。就是自己行军,所谓的十二总管,还是遥领。 但不能拒绝。刘仁轨将自己看到了神马,朱敬则将自己看到了仁太子,都是一个意思,看到自己仁,有作为。刘仁轨都做下如此布置,自己还懦弱不行,这些大臣心中定下来冷了一大半。以后支持自己的大臣,会越来越少。 别以为嫌名声过重,可以自污,但也看怎么样自污,象现在没有事,跑到骊山打猎,也属于玩乐,属于自污,可这种自污,大臣能接受。但定了一个懦弱的名声,这种自污却是万万要不得的。大臣全部支持不是好现象,如果全部不支持,则不是好现象。 既然决定要出征,李威立即命人收拾行李回长安。 雪渐渐停了,寒气却加侵人。 骑在马上,李威问道:“刘将军,还有什么要说的?” “说什么?” “孤前去南方,需要注意什么?” “下已经说过,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分而化之,臣还能说什么?” “……” 当没有问。 但刚一到东宫,还没有从马上下来,就让太监喊进大明宫。反正太极宫,因为母亲厌恶,自回来后,就没有看到父母亲入住过一回。来到大明宫,父亲坐在一起,李威没有施礼,武则天已经哭泣起来,说道:“弘儿,可不能听刘仁轨那个老匹夫的话,你体不大好,怎么领兵作战?朝中养那么多武将,难道全是白养活了不成?” 大约是因为气愤,居然都骂刘仁轨是老匹夫。 不过武则天的哭泣是一个慈母的眼泪,还是鳄鱼的眼泪,真让李威很糊涂。 李威上前伏倒在地,说道:“父皇,母后,儿臣看到你们为国事夜cào劳,儿臣内心不安。儿臣长大了,也到了替父皇母后分担的时候。再说刘将军已经安排好了,此行万无一失,父皇,母后,勿要担心。” “弘儿,你懂什么,刘仁轨这是在捧杀,你长那么大,连屠夫如何宰ji都没有看到,会打什么仗?陛下,你为什么也糊涂了,妾在帘后拉你胳膊肘儿,你还是下旨。为什么你不亲自挂帅?” 还有这一节?但也不是武则天说得如此不堪,宰ji想一想,惭愧,真没有看过。可看到过杀人的,自己还狩猎,还割过贺兰敏之的xiǎ。至于父亲的体,不要挂帅,估计到了洱海,多半因为水土气候,就要挂掉了。 李治叹了一口气,道:“弘儿,没有把握,你就不要前去。朕不怪你……” 现在放这个马后炮管什么用,刘仁轨已经将自己推到刑架上了,不上也得上。这使他想起了一个故事,澶渊之盟前,有许多大臣建议宋真宗撤到江南。寇准不同意,看到宋真宗犹豫不决,于是将他xiǎo龙椅一推,直接推到澶州城。宋真宗让寇准推得头皮发麻。自己与宋真宗很相似的。 于是说道:“父皇,真不用担心的。再说,还有薛仁贵将军。只是儿臣担心,百姓对父皇的误会。” 说得很孝顺,至于父亲信不信,不管了,又说道:“不过儿臣还要向父皇讨要一人随行。” “何人?” “薛讷。”只记得薛讷,后来的薛丁山,这是美化了。薛讷的军事能力与薛仁贵相差甚远,不过后来上了一奏,说胡蛮不服,是因为武氏不是正统,在武则天将江山jio还李氏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李隆基认为他忠心,两次大败依然重用,正好吐蕃没有什么名将,于是拉开唐朝反击吐蕃第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相比于薛讷,现在唐朝有潜力的大将还有很多,比如唐休璟、郭元振、张仁愿、王方翼、张虔勖、程务ti人,军事天赋与潜力,并不比薛讷弱。 只是李威历史记得不清楚,有可能其中极个别人提到名时会想起来,例如黑齿常之,但不提起名,肯定疏忽了。还算是好的,至少询问他张虔勖是何人,他一点都不清楚。 也记得很多人的,象郭子仪、哥舒翰、李光弼,可上哪里找? 总的来说,唐朝名将一直没有断过,可是一代不如一代,现在将唐朝翻遍,金手指随意开,也找不出李靖候君集这样的神将。 李治也没有想到其他,认为儿子经常与薛讷厮hun,提拨一下,也在理,况且前往南方,主要会倚靠薛仁贵,这是卖薛仁贵一个人,于是答道:“准了。” “准什么准?你真让弘儿去前线?”武则天再次阻拦。 李威大脑有些当机,这个武则天似乎很象母亲了,可还是武则天么? ps:五了,xiǎo爆爆,晚上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