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中美联合公报》 (第3/3页)
的赔偿款。 为了打赢这场官司容闳邀请了美国许多著名的律师组成了最庞大的律师团负责这次诉讼,堪称美国自独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件诉讼案。 容闳还派人积极游说美国的大财团并暗示中国庞大的市场只欢迎朋友,妄图让这些大财团站在中国这一边。 中国驻美国大使郑藻如还代表中国政府就在美国发生的越演越烈的排华事件向美国政府提出了最严重的抗议。 看着反华派和挺华派两帮的斗争越演越烈,双方的争斗由街头扩展到法院、议会。而且光绪也在幕后支持美国华侨的抗议活动,中国政府宣布拒绝一些来自美国的商品特别是来自加州的商品更是受到最严重的打击,在一些地方甚至发生焚烧美国货的事件。 这是美国政府坐不住了,美国总统阿瑟不得不多时召见郑藻如商谈解决办法,此时的山姆大叔还不是后世那个看人不顺眼就猛K一顿的家伙。他还很虚弱,虚弱到连智利这个样的国家都可以开着军舰到美国吓唬吓唬山姆大叔。 山姆大叔只是站在一些大国后面如英国、法国等强国后面,他们吃rou他喝汤,而中国还没有经历甲午战争还没有被揭掉最后一层遮羞布,在加上他刚刚打败了沙俄,一时间受到各国关注。在加上英国也需要中国来压制下那贪婪的北极熊,因此在中美争端上选择了中立,这使得美国在外交上也非常被动,因此山姆大叔还不敢跟中国交恶。 而中国也知道此事不宜与美国交恶,特别是来自未来的穿越者光绪更是知道此时的中国可以说在内忧外患之中,法国人在南边的动静已经越来越大了,而内部也不太平山西山东持续干旱很多人流离失所,各地匪患不断,再加上中央的财政非常的空虚,而且新军还不是很多,因此光绪知道现在还不是和美国翻脸的时候。 李鸿章入住军机处负责外交,对于这个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光绪还是很看重的。虽说最近两人的关系并不好,慈禧死后光绪借户部贪污案收回了天津制造局,并查处了几个北洋系的高官,后来又通过梅启照以查浙江私盐为名牵出“盐务案”,又指派湘系颜士璋主审两江盐税一案牵连出大批淮系官员,就在淮系和湘系就盐务案斗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光绪对两派各打五十大板并趁机收回了两淮的盐税。 而李鸿章在出使欧洲归国后,光绪以李鸿章有功为名调李鸿章入军机处并趁机夺了他直隶总督的位置,并将这位置给了一直和李鸿章不对付的淮系大佬张树声,看着朝廷帮助自己对付李鸿章,张树声对朝廷收回天津关税归中央的决定也没有什么异议了。 李鸿章进入军机处以后虽然有些不满(晚清时在地方上当一个实权派远远比在中央做官好的多)但是做事还是比较敬业了。 对于光绪指示郑藻如代表华工将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为那些幸存的华工和那些遇难华工的家属提供高达一百万美元赔偿款的事情,李鸿章听到后额头上满是细汗,他虽然支持国家援助那些在美受到欺负的华人,但是他并不认为美国人会同意给中国人赔偿(此时的中国积弱,李鸿章并不认为中国有和没有一争高低的实力)。 光绪也知道现在并不是和美国交恶的时候,于是便将早准备好的谈判材料交给李鸿章说道:“这是底线,至于怎么谈就看你的本事了。不过要记住这是机密不准让任何人知道这件事情。”晚清时期的军事保密中国很差,特别是在甲午战争期间对于中国军队的部署日本人往往要比中国的将领清楚,因此光绪知道保密工作的重要性,为此光绪按照后世的做法成立了国家安全局,并且制定了《保密条例》要求政府官员特别是高层必须遵守。 李鸿章看着手里的谈判材料一愣,犹豫了好久才开口说道:“这样做是不是显得我大清太软弱了?!” 光绪摇着头说道:“西方有一个名叫拿破仑的家伙说过,公理在大炮的范围之内。很快你就会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于是很快中美双方就华人移民问题展开了谈判并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联合公报》的内容却出乎所有人的意外:第一,中国要求美方要为那些在修建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期间死伤的华人赔偿一百万美元但是所有的赔偿款将会用来购买美国的商品;第二,双方将成立一个组织来管理那些到美国的华人并限定每年的到美得华人总数,并将中转站设立在夏威夷;第三,中方还会将部分中国移民,特别是工人引渡回国。 俄罗斯人看到《中美联合公报》以后居然会这样:该死的中国人原来这么弱,真不敢相信伟大的斯拉夫人居然会败给这样一个国家,一些人甚至还要求查办外交大臣格尔斯和驻中国公使布策看他们是不是收受了中国人给的贿赂;英国人看到后一些人开始动摇认为中国并没有实力来制约俄罗斯在远东的势力应该将目光转移到其他国家的身上例如日本;而法国人看到后认为现在是法兰西帝国开拓远东移民地的最好机会,1881年7月,由法国总理茹费理主导的法国议会通过了二百四十万法郎的军费用于越南,人们普遍认为越南甚至整个中南半岛都将会落入法国人的手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