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我是光绪_第二十一章 最赚钱的生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最赚钱的生意 (第2/2页)

的尚书要强的多。

    不过左宗棠现在官至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一等恪靖公(历史上左宗棠被封为二等恪靖侯,不过这里为了小说需要改了),再加上他在西北从俄国人的手里收复了新疆伊利,这可是至鸦片战争以来难得的大事,凭这些左宗棠自以为可以名留青史了,再加上光绪对他这次的西征也做了不少事,还将历来克扣的西征军费如数奉还,还从皇上的私房钱中拿出八十万两银子作为西征军费,再加上皇上出资在新疆立碑以纪念那些为收复新疆而牺牲的将士——其中大多数都是左宗棠的湘军,这都让左宗棠深受感动。

    他甚至认为也许该到了他自己急流勇退的时候了。

    胡雪岩回到杭州,浙江巡抚梅启照就登门拜访。对于胡雪岩,梅启照并不喜欢,原因无他:一来、胡雪岩是左宗棠的人,二来、梅启照本人对于像胡雪岩之类的商人并无好感。

    不过他现在没有办法,为了缓和两派的关系,在吏部尚书翁同龢曾指示下,浙江巡抚梅启照彻查盐务,一次抓出了四十多名盐政贪吏,违法贿赂的盐商则有十多家,台州、温州、宁波、嘉兴四地被查封的盐肆有六十多家,大小商号倒闭无数,这就是盐务案。

    通过盐务案吴元炳被倒台,而左宗棠的心腹颜士璋则做到江苏巡抚的位置。

    这样梅启照与左宗棠的关系也有所改观,当他得知胡雪岩回来后,便上门拜访。

    对于梅启照的来访,胡雪岩没有感到意外,他现在是左宗棠的人更是皇上的人,要想帮助光绪做成这件大事,朝廷里必须有一个有分量的人在浙江帮助他做这件事,而梅启照的分量刚刚好。

    “梅大人作为地方上的父母官居然来寒舍亲自拜访,真是让寒舍蓬荜生辉啊。”胡雪岩客气的说道。

    梅启照在心中冷笑,要是你这胡家大院还是寒舍,那我的巡抚衙门就成草棚了。胡家大院位于杭州城最繁华的鼓楼一带,大院后面就是牛羊司街,东侧是元宝街,前门是望仙桥和杭州河,因为是宋徽宗晚年住所的旧地遗址,这块地非常贵,三十万两银子也就买了十亩多的地。

    这十亩地中,西苑是占地四亩的私家花园,东苑是起居生活区。

    中苑是中轴线,前大门、二门、百狮楼、观戏台、后正门一线竖排。观戏台西侧是影连院,东侧是冷香院,两边对称。

    百狮楼位于整个大院的中心,住着老太太和大夫人,楼下的大厅、花厅和侧厅都是胡雪岩招待客人,商量事情的地方,向东就是东苑的家眷生活区,首先是和乐堂、清雅堂,和乐堂在前,清雅堂在后。

    和乐堂住着主要的七个姨太太,清雅堂住着胡雪岩的子女和不重要的姨太太。

    这两堂再向东就是锁春院、怡夏院、冷秋院、融冬院,融冬院的规格最大,最为奢华,专门用于接待显贵来宾。

    梅启照笑道:“你们胡家在浙江颇有影响,不仅富家一方,还乐善好施,热心公善,为百姓所称赞,本官在浙江的很多政务公事也都需要你的支持啊!”

    “我也是个浙江人嘛,为家乡做一些实事,也是我的职责嘛。大人的海塘也修得不错,但凡用料都是良石,花钱办了一件利于杭州的大好事呢,我听闻海塘即将完工,但是还缺五万两银子,为浙江的父老乡亲办理,雪岩责无旁贷,那五万两我出了。”

    胡雪岩别的没有就是钱多,为了办成皇上交办的事区区五万两根本不在话下。

    “那本官就待浙江的百姓多谢雪岩兄的善举。”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再说我也是浙江人啊。我还愿意出四十万两银子去于浙江的水利建设,在愿出十万两银子新办农学馆教授蚕农养蚕之道。不知巡抚大人愿意帮助在下完成这个心愿。”

    梅启照是南昌人,咸丰二年中进士,后来授吏部主事,办事认真。正因为他办事认真,一丝不苟,所以才被人安插在这个位置上来挤兑左宗棠。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很多官员在口中经常说的一句话(包括天朝的官员)但是真正做到的却有几个。

    梅启照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虽然他也知道自己被别人给利用了,可他愿意,至少人们给了他一个机会造福浙江的百姓。

    当他听到胡雪岩的承诺后,心中万分欢喜,忙说道:“那本官就待浙江的父老多谢胡兄了。”

    胡雪岩笑了笑说道:“不过在下今后在浙江收购生丝的事,还请梅大人多多帮助。”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是梅启照还是觉得自己赚了。再加上帮助胡雪岩收生丝的事是翁同龢再三交办的,梅启照不敢不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