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农业时代_第三十九章 缺人手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缺人手啊 (第2/2页)

更有公信力。”

    汪颖不住点头,说道:“你这个想法很好,我回去好好整理一下,这个可以作为我后面工作的重心!”

    任峰又提到:“其实你也是绿峰生态的股东,随时可以来公司了解情况!”他这是想把汪颖绑在一根绳上,以后还得有她的各种支持才行。

    但汪颖却说:“我的股份就退了吧,政策不允许!什么时候公司不缺钱了就还我,没股份难道我就不能来了?”

    “哪里哪里!随时都欢迎领导莅临指导工作!”任峰赶紧说道:“不过股份不用退吧,在公开的账面上不出现就行,你给的股本可是实打实的,又不是我贿赂你白送的干股!等分红够数了就名义上把钱还你,股份保留!”

    汪颖想了想,也没反对,事情就这么定了。

    投放完鱼苗,油菜就开始收割了。

    去年冬天油菜种植面积约200亩,当时可是将四邻八乡的油菜苗都采购光了,品种和成熟期也不相同,虽然抽穗期投加了特种微生物制剂肥料,最终收获油菜还是只有不到4万公斤,平均亩产接近200公斤。卖给加工企业的价格是每公斤3.8元,差不多有15万元的收益。虽然不算多,但这是绿峰生态除苗场外的第一笔进账。

    这第一笔钱中,直接花5万从压榨厂订购30吨菜籽饼,以后经过发酵、高温消毒后混合其他材料可以作为猪饲料。

    有了收益,公司的运转就算走上了正轨,不用担心资金链会随时断掉,作为老板的任峰算是稍稍松了一口气。

    油菜收割完了,水田可不能闲着。得赶紧耕好田,尽快把秧苗插上。

    山区的梯田有一点相当不好,就是面积小,形状不规则,大型农机根本就没法使用。还好绿峰生态的总面积不算大,不然耕田、插秧这个工作可够呛的。饶是如此,任峰还是用了2台小型打田机和2台插秧机,再加上人工作业一起,用了一个多星期将秧苗插好。

    望着一片片青绿的水田,任峰踌躇满志,过几个月,这里就会收获金灿灿的稻谷,还有躲藏在秧苗间的泥鳅、鳖和鲫鱼!

    红薯的插植时间还没到,虽然红薯苗早已长出来,却只能采些薯藤做菜吃,山地现在还得空着,或种些生长期短的蔬菜。

    现在的工作重心就放到了养鸡和养猪上。

    养的鸡主要是芦花鸡和乌鸡,孵化室、鸡舍和黄粉虫养殖区建在山顶,天气晴好的时候鸡都放到苗场乔木区散养。在乔木区铺秸秆和粪便,养蚯蚓,补充鸡饲料。同时,鸡粪也提供蚯蚓食料。

    今年的第一批鸡没有自己孵化,而是直接采购的小鸡仔。这次采购了5万只小鸡,其中芦花鸡3万,乌鸡2万。小圆球一样的小鸡遍布整个场地,唧唧喳喳叫个不停,苗场立马变得生动活跃起来。

    养猪场养的是杂交野猪,这个需要有公野猪配种才行,目前也就准备好了母猪,还没有进行配种工作。刚开始只采购了6月龄的优质母猪20头,进行适应性培养,至少还得等2个月后才能开始进行配种工作。规划里,最终会养100头母猪,然后进行自繁自养养殖。

    现在的生产算是基本稳定了,人员的安排也基本确定。

    种植这一块,主要以谢良为主,技术都由他负责,还有个高级顾问施辉把关。养殖这一块,主要以康明慧为主,负责所有养殖方面的技术问题,有什么情况可以请教张叔岳。李云哲主要负责微生物制剂这一块,他这一块的东西,产品不显眼不直接产生效益但是很重要,由任峰直接指导和参与,算是绿峰生态目前的核心技术。

    柯凡他们几个主要是辅助几个大学生做事,同时跟着学习技术。最大的问题是工人还不稳定,要么年纪太大,体力不足以支持长时间劳动,要么只是临时来做做,有其他更挣钱的活就跑去干其他事了。这方面暂时还没有很好的办法来解决,能出去打工的都出去了,留下来的只有这样的。

    乡下打零工的工钱其实也不算低了,只是不稳定,时有时无,工种不定,但是要求也不高,想待在家里不出去,时不时接些这样的活也混得下去。但是要让这些人干固定的活也不容易,整体的工资水平折算成每天的工钱还不如打零工的工钱,有人就不愿有规律地干这种稳定的工作,嫌不自由。反正在家不愁吃住,有兴致接个零工拿点钱改善下生活,没兴致窝在家里玩两天,比每天枯燥上班舒坦多了!

    任峰想招些外地人,但这地方实在太偏避,没人愿意来。大环境如此,非一日一时之功可以改变。先雇临时工用着再说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