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六节 鬼影重重(九) (第1/2页)
“灵画”。 塔的五层,某个窗口中闪烁着幽幽的亮光,极其细微,但却确实存在着。当然,从外部看的话是绝对发现不了的,毕竟也没有谁能够拥有那么好的视力,就算时天允仍然活着也不行。 应该是学生会室的那个房间,但此时却和其它的地方一样,同样是一片漆黑,而苏凛手中的手机则成为了唯一的光源,照着摊在苏凛手中的那本书。目录上用血染的标题似乎在预示着什么,苏凛看着那两个字,口中默念着页码,把书搁在空荡荡的书架上趁手的位置翻动起来。 “灵画”。 再一次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就不是目录上那种在黑暗的环境下难以分辨的小字了,而是黑色的大标题,印在那一页的正上方。左边是介绍的文字,而右面一页则是配图。尽管手机没有直接照到那张图片上,但从溢出的些许光亮中,苏凛还是隐约觉得那是一幅令人不舒服的画面。 他把手机稍微转了转,打算读完这一页的内容,再去看那幅画。 “灵画,广义来说,是指各种被人赋予了灵异特质的画作,或雕塑,或摄影作品,等这一类属于美术范围内的东西。其中最为出名的或许要数比尔·斯托纳姆于1972所创作的《迪奥的世界》,因其特异性被称为‘世界第一魔画’。 但狭义来讲,有些画作(仅仅是画作)在创作时的初衷就是为了用作灵异的目的,而并非是在做成之后才与灵异有所关联,这样的画才是标准的‘灵画’(并非sao灵画)。……” 后面的内容很长,主要是列举了一些例子。苏凛从头读到尾,在心里琢磨一番,才总算明白了书上讲的意思。 日本人小泉八云编纂的《怪谈》中曾有一个故事名为《屏风里的少女》,讲述了画家菱川师宣所绘的屏风中的少女从作品中走出,出现在现实世界的事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也有类似的故事。于是后来便有人模仿,认为如果将画作拟真到一定的境界,作品就可以通灵。 而历史上有一位画师,因为极度思念故去的亡妻,便想到了利用这个方法,将妻子的相貌用画笔描绘下来。在这一幅画上,他倾注了太多的感情,以至于画作真的与真人无异,而在这幅画完成之后的某天,画中的女人就真的从画里爬了出来! 苏凛的牙齿不禁打了个冷战。 至于那个画家的后续故事,书上没有再提起,也许这件事本身就只是编者胡扯也说不定。不过书中着重提到,后来有人对此事感到好奇,于是买下那幅画,制作了不少仿品。结果无一例外,画中的女人都能出现在现实之中!就连拍下的照片之类亦是如此! 这算什么?《午夜凶铃》吗?苏凛皱起眉头。画作里面的女人爬到现实世界里面,这就已经够恐怖的了,更别说还拥有类似于“富江”那样的复制能力。单是想想就让人毛骨悚然。 这一页的内容基本都读完了,但没发现什么和线索有关的东西。苏凛犹豫了一下,把手机的光亮对准右边的那幅插图。 尽管自认为做了足够的心理准备,但当苏凛真的看清了那幅画的全貌时,他还是倒吸了一口冷气! 邪异! 用这两个字足以形容那个女人的形象了。苏凛的眼角抽动了一下。画上的女人绝对称不上“美丽”,甚至连一般都算不上,也不属于那种震撼性的丑,只是一般性的丑陋。让人一眼看上去就觉得恶心,但想要忍受的话,还是能够忍下来的。但偏偏在画中闪动着一种邪魅的光芒,让人觉得,不知什么时候,她或许就会变成真的似的! 画上的女人只有胸口往上的部分,像是坐在桌前,一手托腮,长长的指甲尖触摸到了耳垂。她的眼珠当然是不动弹的,却像是在直勾勾地看着画面外面的人。苏凛被她盯得浑身发寒,有些慌张地合上了书本。 “呼……” 那一束画中的视线消失的瞬间,苏凛明显松了一口气。 结果最终,浪费了时间,却还是没能找到什么线索。当然了,也许那幅画之后还有什么内容也说不定,不过苏凛可不想再打开那本书了。他真的有种感觉,或许自己对着那幅画再多盯一秒钟,里面就会伸出一双手臂,掐住自己的脖子,把自己往画里拖进去! 如果找不到其它的线索,到那时候再说吧。 伴着这样的想法,苏凛有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